本報通訊員 王楊 馬薇
“節約外購電成本1552.74萬元、節約天燃氣外購成本1603.48萬元。”
“9臺高、低壓變頻器改造預計年可節約用電量687萬千瓦時。”
“調整基礎電費計價方式,節約成本1262萬元……”
一道道亮眼的數據曲線,勾勒出2024年上半年河鋼集團張宣科技設備能源管控的成績單。
在綠色發展的浪潮中,鋼鐵行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變革挑戰。張宣科技始終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發展道路,踐行集約節約理念,將“能效提升”視為實現綠色發展最經濟、最直接的路徑,通過持續完善能源管理體系,聚焦技術進步和管理創新,不斷提高節能創效能力,為產線經濟運行夯實基礎。
統籌謀劃 下好降本“一盤棋”
今年以來,隨著“冀發改能價【2023】1711號文件”的貫徹執行,冀北分時電價政策進一步調整,張宣科技堅持以“低基價+微調整”為著力點,剛性落實“避峰就谷”生產方案,強化用電管控模式,構建用電管理新格局。
張宣科技通過對生產用電模式的調整及負荷預測,有效降低了基本電費計價方式。張宣科技電力系統負責人吳春銳與地方供電公司高效協調溝通,準確把握生產節奏變化,動態調控調整兩座110kV變電站及一座220kV變電站供電線路無功補償,實現功率因數達到0.95以上,1月-6月節約基本電費1262.82萬元,其中功率因數、力率調整獎勵243萬元。
與此同時,該公司在設備運行方面采取系列“避峰就谷”用電管理舉措,水源井在平段和谷段期補水至高位,水位未完全降至低位前進行補水,形成了“避峰生產+效率提升+合理檢修+降本增效”良性循環。截至目前,該系統用電節能效果顯著,實現節約外購電成本3001.96萬元。
技術領航 水循環增值利用
綠色是生命的底色,低碳是未來的選擇。今年以來,張宣科技迅速建立科技創新體系化模式,發揮資源配置效能,全力推進“節能降耗培育方案”的落地與實施。
應用科技創新手段,最大限度發揮裝備潛能,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該公司水系統根據產線用水保供需求、裝備運行情況指引前進方向。該公司秉承“一切成本皆可降”的理念,將節能降耗工作分為裝備潛力和生產潛力兩個方面,一方面根據生產需求及時調整連鑄水系統運行模式,升級小方坯旋流井提升泵,并通過聯通母管路供產線循環和沖渣使用,實現單日可節約電費5586元。
另一方面開展工序降水攻關,棒線工序優化濁環水系統過濾器反洗、退水再利用的清潔方法,日降低工業水用量300立方米;組織完成氫冶金工序CO2脫除系統貧液泵、回流泵、再沸器冷凝泵等9臺水泵機封冷卻水回收改造,提升工業水循環利用率,日減少工業用水量達100立方米。據悉,目前該公司已組織實施各產線節能攻關15項,完成率達100%,后續,將開展“技術革新到產線”活動,進一步增強降本增效合力。
系列攻關 燃氣降耗創記錄
說起節能降耗改造,大家腦子里浮現的生產場景就是面對復雜的設備水揮汗如雨、更換設備零部件……升級改造就是在這樣情景下進行的。但在張宣科技“HyMEX?產品開發項目”現場,一切都可能顛覆你的想象。這套全流程系列化降耗攻關,實現了從源頭供給到末端控制的全工序貫通,徹底打破了人們對傳統燃氣供給方式的認知。
今年以來,該公司能源系統努力在節能降耗上做文章,通過優化生產方式,調整幅度較大的不利因素影像,分類科學制訂能源介質平衡和優化運行系列化方案、高效落實,實現各產線在高產狀態下燃氣介質經濟運行、利用效率最優。
——球團工序實施處理環冷機漏風、配加脫氧泥增加放熱、原料水分情況及時調整干燥爐運行模式等措施,實現燃氣單耗降低3.8立方米/噸。
——氫冶金工序應用智能化手段,升級加熱爐儀表,精細調控焦爐煤氣和尾氣作業,使焦爐煤氣用用量單耗完成530.24立方米/噸的指標,實現開產以來最好水平。
——軋制工序創新應用“坯料加熱操作法”,分段制定空燃比數值,優化降低爐內殘氧值工藝,使棒材產線燃氣單耗降低2立方米/噸,角鋼產線燃氣單耗降低3立方米/噸。
與此同時,該公司復制“峰、谷、平”用電方法于燃氣的管理中,精準組織用氣產線檢修、排產,使儲氣罐、管網中的煤氣總量均衡供給,減少焦爐煤氣放散約4058.88萬立方米,為自發電量提高2296.95萬千瓦時奠定良好基礎。
張宣科技將繼續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不斷推動產業升級、提質增效,向著建設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極致能效綠色“近零碳工廠”努力奮進。
《中國冶金報》(2024年10月10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