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經濟風云變幻、國際局勢錯綜復雜的大背景下,國內鋼鐵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眾多鋼企紛紛采取限產、停產措施以應對市場低迷。然而,在這股寒流中,作為鋼鐵產業鏈上重要一環的聯強軋輥,卻在總經理孫建勛的領導下,展現出非凡的韌性與活力,不僅抵御了市場低迷的沖擊,更實現了生產經營的逆勢增長,書寫了行業內的傳奇篇章。
據最新數據顯示,聯強軋輥在2024年度交出了一份令人矚目的成績單:不僅榮獲了遼寧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遼寧省瞪羚企業、遼寧省現代企業制度示范企業、朝陽市數字化車間等多項重磅榮譽,更在生產經營數據上取得顯著飛躍。截至11月,鑄造產量較去年同期激增 32.58%,成品產量較去年同期增長22.53%,訂單量亦攀升20.5%,新開戶數量達到17家,其中國內新增11家,國外市場更是成功開辟歐洲、南美洲等新興市場,新增客戶6家。這一系列耀眼成績的取得,是聯強軋輥堅持創新驅動、深化數字化轉型的生動實踐所取得的豐碩成果。也是孫建勛總經理高瞻遠矚的戰略布局與團隊高效執行力的完美結合。

自聯強軋輥實施戰略搬遷以來,孫建勛總經理便明確提出“打造面向客戶、面向未來、面向世界的高端綠色數字化新型制造業標桿”這一三個面向的宏偉目標。為此,公司制定了裝備機械化、裝備自動化、制造信息 化、運營數字化的四步走數字化轉型策略,致力于將傳統制造業升級為智能化、綠色化的現代制造業。特別是 2023年12月15日正式上線并持續優化的MES項目一期工程,極大地提升了生產經營管理的效率和精準度,通過MES(制造執行)系統的上線運行,將公司的精益生產模式、“5324”管理模式以及全自動配料系統、熱處理噴淬機等先進自動化裝備通過數據網絡融合在一起,使聯強在生產管理、質量控制手段上取得巨大突破,生產管理能力與人工勞效獲得了顯著提升,加工分廠由原來的12.8噸/人提升到17.23噸/人,鑄造分廠由原來的 15.9噸/人提升到21.5噸/人。
2024年9月2日,聯強軋輥更是成功獲得了兩化融合管理體系AA級認證,標志著公司不僅在數字化工廠建設上邁出堅實步伐,更在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盡管數字化管理的迅速實施為聯強軋輥帶來了顯著的效率提升和管理優化,但其能夠實現逆勢增長的深層次原因,卻遠不止于此。在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時,孫建勛總經理深刻理解到,企業要想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擁有強大的產品結構拓展能力和不斷進化的內在實力。自2021年起,他便開始著手推動一項深遠的產品結構升級戰略,這一戰略的核心在于通過精心調整產品結構、積極延伸產業鏈,從而持續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在這一戰略的指導下,聯強軋輥不僅在產品線的廣度上進行了拓展,更在深度上進行了深化。公司引進了一系列關鍵軋輥生產設備,包括先進的CK84140大型數控機床、CK84100大型數控機床、15T+30T中頻電爐、LX-1400大型離心機兩套、臺車回火爐兩套等,這些設備 的引進極大地提升了聯強軋輥全產品線的生產保障能力。這些舉措不僅體現了公司對技術進步的不懈追求,也展現了其對未來市場趨勢的精準把握。

得益于產品結構調整戰略的持續推進與裝備配套能力的持續增強,聯強軋輥板特比獲得極大提升,由原有的 13.4%顯著提升至74.34%,特別是在2024年8月11日,聯強軋輥公司成功完成了1450線大型板帶軋輥的首次澆注生產工作,此項工作的圓滿成功不僅標志著聯強在大型軋輥制造領域的穩健前行,也宣告了公司正式全面進軍大型板帶軋輥市場的決心與實力,成功實現了從中小型線棒材軋輥產品向中大型板帶、型鋼軋輥產品的轉型。這一轉型不僅為公司開辟了新的市場領域,更為其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增強了抗風險能力。同時,聯強軋輥的中大型產品生產線已初具規模,并已正式投入生產,這標志著公司已經邁出了向更高層次發展的堅實步伐。這一系列的舉措和成就,無疑為聯強軋輥未來的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也為整個行業樹立了新的標桿。
展望未來,聯強軋輥將繼續秉持創新發展的理念,深化數字化轉型,加大研發投入,不斷突破核心技術,推動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同時,公司也將積極響應國家產業政策導向,加強與上下游企業的合作,構建更加完善的產業鏈和產業集群,為實現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在孫建勛總經理的帶領下,聯強軋輥正以更加堅定的步伐,向著成為全球領先的高端綠色數字化新型制造業標桿的目標邁進。(夏杰生)
热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