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公司噸鋼煙粉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別同比下降9.34%、6.95%、8.84%,廢水、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別同比下降73.65%、80.8%、79.94%?!?/p>
這組數據是萍安鋼鐵2024年交出的最新環?!俺煽儐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萍安鋼鐵積極承擔改善萍鄉市環境空氣質量的責任,繼續加大環保技改投入,掀起超低排放改造的熱潮,錨定全面完成有組織排放治理項目的目標,推動企業綠色環保提標改造轉型升級。
推進超低排放改造 促綠色升級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聚焦建設美麗中國,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超低排放改造的實施貫徹對促進鋼鐵行業綠色發展有利,更對打贏藍天保衛戰有利。萍安鋼鐵在推進超低排放升級改造、踐行綠色發展中有責任、有擔當。2016年以來,萍安鋼鐵累計投入10余億元進行環保提標改造,掀起了環保技改熱潮,昔日的“排放大戶”變為節能減碳先鋒,成為萍鄉產業轉型升級的典型。
2024年,萍安鋼鐵完成安源生產區鋼渣除塵、大包除塵、大包修理除塵、原料場轉運除塵、燒結環境除塵、燃料破碎除塵、180燒結環冷機封閉、1080高爐返礦返焦、高爐煤氣除塵放灰、重力除塵放灰、高爐煤氣均壓放散等超低排放項目改造并投入運行,穩定運行后實現了超低排放,公司大氣污染排放量進一步減少,環境空氣質量明顯改善。同時,企業利用數字化技術和智能管控平臺,從安源生產區超低排放系統采集的各項監測數據全部接入超低排放管控治一體化平臺,實現對污染源、工序揚塵、治理設備和生產狀況全過程實時監控、分析,為實現全工序超低排放提供了有力支撐。
2024年,萍安鋼鐵有組織超低排放通過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評審和國家生態環境部大氣司的備案審批,并在中鋼協網站公示,成為江西省第一家實現有組織超低排放公示的企業。
推進節能減排 “碳”尋綠色發展
推進節能減排工作,保護生態環境,是利國利民的大事、好事。萍安鋼鐵通過節能改造、優化工序間的生產銜接、提高自發電量、廢水回收利用、發展循環經濟等手段,保持能源指標逐年優化的良好勢頭。2024年,萍安鋼鐵自發電量歷史性地突破10億度大關,達到10.6億度,較2023年多發電0.824億度,企業自發電率達45.4%,其中安源生產區自發電率達58.1%,均創歷史最好水平,直接創效將近7億元;噸鋼新水消耗1.327t/t,同比下降0.25t/t;水重復利用率97.095%,同比提升0.16%。
自發電是企業節能的一個重要手段,也是一個巨大的經濟增長點。為此,萍安鋼鐵把加強資源能源回收作為節能工作的重中之重,利用余壓、余熱、煤氣、光伏進行發電,努力提高自發電水平,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企業現有11套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135.9MW。將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余壓、余熱、高爐煤氣、轉爐煤氣等轉化為源源不斷的電能,給生產設備設施提供動力能源。
在降低水耗方面,萍安鋼鐵從源頭抓起,加大能源管理力度,加強日常能源專項檢查,加強用水管理,全面梳理排查整治跑冒滴漏;對工序和設備進行優化改造,做到分質用水、循環利用,減少原水消耗;加大工業廢水回用力度,并充分使用雨水調節池收集雨水,處理后投入使用,降低新水消耗。通過開展能源“賽馬”,倒逼內部管理,挖潛堵漏,將能耗指標量化,提升員工節能降耗的積極性。
清潔運輸是衡量環保績效的重要指標之一,通過減少汽油燃燒,直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這是“雙碳”背景下,企業為保護生態環境,實現低碳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又一行動。萍安鋼鐵以清潔運輸為切入點,在內部鐵路運輸和汽車運輸上打出投入與治理組合拳,提高減污降碳質效,助力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彰顯了企業踐行“雙碳”戰略的作為和擔當。
廠區變景區 讓旅游成為企業的新名片
“萍安鋼鐵環境提標改造投入這么大,將一個鋼鐵企業建成了國家3A級旅游景區,展現了一個民營企業的良心擔當!”
“到鋼鐵工業景區研學,讓我深刻感受到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從而獲得新感悟。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我要錘煉出鋼鐵般的意志,做一塊對社會有用的好鋼?!?/p>
……
這是前來萍安鋼鐵國家3A級旅游景區研學的游客的真切感悟。
積極踐行“生態優先 綠色發展”理念,近年來,萍安鋼鐵積極響應“美麗中國”發展戰略,堅持“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按照“廠在林中,路在綠中,人在景中”的思路,打造“四季有花、季季花不同”的自然景觀,奮力繪就“鋼鐵、人、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生態畫卷,不僅改變了人們對鋼鐵企業“傻大黑粗”的固有認知,還引領了“工業+旅游”的新風尚。
從鋼鐵制造到“生態工廠”,把生產線升級為景觀線,萍安鋼鐵國家3A級旅游景區這張工業新名片,讓鋼花和鮮花同時綻放,經濟和生態效益相得益彰。與傳統鋼企給人的灰暗、沉悶的印象大相徑庭,如今漂亮的廠區環境徹底顛覆了人們對鋼廠原有的認知。在這里,游客不僅可以感受到鋼鐵火熱、堅韌、剛毅的力量之美,同樣可以感受到綠色、低碳、生態的柔情之美。萍安鋼鐵努力探索工業綠色化道路,取得了生態、環境、社會效益的多贏。(彭云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