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李淑芳
近年來,酒鋼牢牢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大力推進新產品研發,著力突破技術瓶頸,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其中,2024年研發投入強度達3.71%,科技項目完成率達96%,新產品研發量超125萬噸,受理專利735件,信息化投入強度達到1.85%,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合格率達到100%。
“必須集中力量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集中優勢力量解決一批瓶頸問題,努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2024年初,圍繞產業轉型升級目標,酒鋼研究制訂了“以科技創新推動世界一流企業建設實施意見”,明確了科技創新工作的發展定位、任務目標和保障措施。同時,酒鋼還發布了重大科技課題申報指南,從資源利用、能源轉型、產品研發、工藝提升等方面,推進科技重大專項34項、布局重大科技課題11項。
按照既定科技工作思路,酒鋼各級技術人員在熟練掌握新產線、新設備、新工藝,實現產線穩定順行、達產達標的同時,聚焦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創新等工作,堅定不移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實施了一系列“硬核創新”舉措,厚植發展動能——打通了鋁電解槽廢舊耐火材料資源化利用工藝流程,4.3萬噸碳鋼尾渣配合新型結殼劑應用于灰渣堆固化封塵,每年節約綠網苫蓋費用200余萬元,資源循環利用工作取得突破。在對比分析壓縮空氣儲能、熔鹽儲能、電化學儲能等技術的基礎上,酒鋼大力推進新型儲能技術研究,為能源轉型奠定了良好基礎。
作為終極市場檢驗平臺,“產品創新”搭建起科技創新與市場之間的穩固橋梁,不僅能甄別科技創新的成色,還能為后續科技研發工作校準方向。
2024年,酒鋼立足產線升級,聚焦區域市場,加大產品創新力度,全力推進鋼鋁產品結構轉型升級。其中,風電用鋼、供熱管道用鋼、承壓設備用鋼、光伏支架管樁用鋼成功研發,市場占有率穩步提升;熱成型鋼產量突破3.9萬噸,順利向國內知名新能源汽車制造企業供貨;因瓦合金材料進入航空工業領域;光熱電站熔鹽儲罐用不銹鋼廣泛應用于周邊光熱電站,品牌效應持續釋放;8011糖果箔坯料實現了在高端食品箔領域的應用拓展;雙零鋁箔坯料產量突破1.5萬噸并新增蒸煮料用途;新能源汽車用鋁合金水冷板材料實現首次接單;6005光伏用鋁合金圓鑄錠研發量超1.2萬噸;電工圓鋁桿成功開發,打造出精品鋁桿制造基地;摩擦焊鋼爪、鑄造耐磨鋼球、冶金渣罐等產品成功向新疆、青海等區域市場供貨,產品訂購量穩步提升。
工藝創新是讓科技創新成果得以在實際生產中落地應用的關鍵因素,如同開啟創新之門的鑰匙。為推動工藝創新,酒鋼一方面大力推進碳鋼LF(鋼包精煉)爐鋼包底吹二氧化碳試驗并取得預期效果,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途徑得到進一步拓展;另一方面聚焦節能降耗技術研究,鋁液綜合交流電耗、煤電機組供電煤耗分別同比降低136千瓦時/噸鋁、9.37克/千瓦時,滿足了國家階梯電價和限額控制標準。2024年,酒鋼獲得各類科技獎勵59項,“基于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的綠色潔凈煉鋼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綠色高效短流程中高碳鋼關鍵工藝技術開發”和“基于高載能負荷靈活調節的超大規模風/光電高效消納技術與應用”兩個項目獲甘肅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產線裝備升級是企業破局突圍、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在這一過程中,數智化改造扮演著重要角色。2024年,酒鋼夯實數字基礎設施,完成了數字孿生基礎平臺及應用系統建設項目一期建設,實現了多源數據關聯及業務協同;提升產線數智化管控水平,大力推進本部煉鐵工藝裝備升級改造,實現高爐生產從“黑匣子”向“透明化”的智能轉變;推廣智能裝備及無人化應用,在熱軋酸洗板鍍鋅鋁鎂產品結構優化升級等項目中推廣工業機器人及無人化技術應用,減少了危重崗位人力投入,提高了生產效率。
立足質量品牌工作實際,酒鋼抽調專業內審人員抽樣驗證鋼、鋁等主要產品單位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情況,對不符合項進行整改,持續推動各單位質量管理體系有效運行。同時,酒鋼制訂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目錄及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管控清單,持續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定期抽檢重點產品,達到了優化生產流程、提升產品質量的目標。酒鋼還積極參加“中國冶金博覽會”“中國品牌日”“全國主流媒體質量甘肅行”等活動,大力推介各產業拳頭產品,企業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
《中國冶金報》(2025年03月20日 04版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