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6日,南昌市青山湖區2024年先進制造業項目集中簽約,其中,方大特鋼與杭氧集團攜手合作大型空分供氣項目。目前,項目已開始平整場地。項目建成后,可為方大特鋼提供更加優質、低碳、綠色的工業氣體,助力企業降本、提質增效。
2024年11月29日,由財聯社主辦的2024年第五屆財聯社企業ESG論壇暨“致遠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方大特鋼積極踐行可持續發展戰略,履行社會責任,在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簡稱ESG)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成功斬獲2024年度財聯社致遠獎“ESG先鋒獎”。
2024年12月18日,方大特鋼完成2024年度自發電量預算目標,比計劃提前13天完成。12月7日,方大特鋼自發電量達2835088kWh,繼11月2日刷新單日發電紀錄后,再創歷史最好水平。
遼寧方大集團始終弘揚“黨建為魂”企業文化,秉持“要聽黨的話,跟黨走”的企業方針,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作為旗下鋼鐵板塊上市公司,方大特鋼堅持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充分展現產業報國的追求和情懷、鋼鐵脊梁的使命與擔當,釋放出綠色發展的新動“能”。
聚焦綠色能源,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為實現能源的高效轉化,方大特鋼深度挖掘鋼鐵生產制造過程中的余熱余氣余能進行發電,配置了高爐煤氣余壓發電機組、燒結余熱發電機組、干熄焦余熱發電機組、煤氣發電機組等設備。該公司動力系統以“低碳消耗循環利用,降低一次能源消耗,提高二次能源利用效率”為主線,精心強化生產組織與各工序動態銜接,秉持“高效機組優先、高品質蒸汽優先用于發電”的原則,精細調控煤氣、蒸汽資源,合理安排機組運行方式;做好重點設備、關鍵部位的日常維護保養,及時消除影響發電的不利因素,確保發電機組穩定運行。并且,開展發電攻關,建立挑戰獎勵機制,制定日發電量、月發電量攻關指標,充分激發現有發電機組潛能,真正做到“度電必爭、千瓦不讓”,有效提升發電效益。
以該公司35MW高溫超高壓汽輪發電機組為例,每天可發電近84萬千瓦時,每年可節約23.46萬噸標準煤,既減少企業從供電部門采購的電量,又降低了企業能源消耗,同時大幅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為進一步實現超低排放,方大特鋼正在實施35MW發電鍋爐煙氣脫硫超低排放改造,改造采用鈣基干法脫硫工藝,對現有設備煙氣處理系統進行全面升級,進一步增強清潔排放能力,確保排放煙氣達到國家超低排放標準。
值得關注的是,方大特鋼近日發布動力廠新建兩套65MW超高溫亞臨界煤氣發電機組節能增效改造項目之發電機節能升級改造工程、高爐鼓風機節能升級改造工程、變電站升級改造工程招標公告??梢灶A見,兩套65MW超高溫亞臨界煤氣發電機組竣工投產后,將顯著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生產效率,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明顯。
堅持創新驅動,節能成效明顯
科技創新尤其是綠色技術創新在綠色低碳轉型中發揮著引領性作用。近年來,方大特鋼注重引導全體干部員工積極通過科技攻關、小改小革實現節能降碳,在點滴中匯聚綠色發展動“能”。
煉鋼廠員工通過對連鑄機、精煉爐等幾座高耗能大型液壓控制系統進行優化改進,取得明顯節電效果。“改造后,14臺液壓泵每小時可節約用電48.03kW,且改造后的液壓控制系統與原系統操作模式一致,完全滿足液壓站恒壓控制的工藝要求?!睙掍搹S相關人員介紹道。
煉鐵廠員工實施的245㎡燒結混料筒四根應急皮帶自動化改造也取得良好效果。為提高運行效率,煉鐵廠技術人員為四根應急皮帶安裝自動啟停裝置,每間隔10分鐘運行2分鐘,在確保漏料能夠及時清理的同時,降低設備電耗,此項改造月度可節約電費17800余元。
動力廠員工通過對壓縮空氣裝備優化升級,進行系統節能降耗,將螺桿式空壓機升級為效率更高、能耗更低的離心式空壓機,改造后空壓機年節能150萬kWh。
……
推動向綠向新,譜寫生態和諧樂章
“南方企業打造成生態森林旅游式工廠,東北和西北的企業打造成花園式工廠。”在遼寧方大集團的帶領下,方大特鋼2018年投資10億元建設生態森林旅游式工廠,隨后4年多來持續投入近2億元,以推進“藍天”“碧水”環保生態工程為抓手,以打造國內一流的觀光、休閑、研學的工業旅游基地為目標,形成占地面積56.8萬平方米、具有鮮明鋼鐵工業特色的景區,從而在“綠水青山”間,收獲“金山銀山”。
冬日,白鷺、野鴨、天鵝等鳥類棲息于方大特鋼焦化濕地,或在葦叢覓食,或在水邊嬉戲,或在低空翩翩起舞,或在藍天下展翅翩翩……與周圍的鋼鐵構筑融為一體,形成一幅和諧美麗的畫卷。
目前,方大特鋼廠區內種有各類喬木1.61萬棵、單獨成形灌木2.2萬棵、各類組形灌木365萬株,鋪種草皮及地被植物近30萬平方米,擁有園林水系面積3萬多平方米,放眼望去滿目蒼翠,已形成綠色觀光、研學旅行、企業文化交流于一體的旅游模式,成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江西省工業旅游示范基地、南昌市外事參訪點。走在方大特鋼,既能親近自然,又能感受鋼鐵工業的魅力,吸引國內外眾多游客參觀、旅游、研學。(段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