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來2008年從江西理工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以來,一直扎根高爐生產一線擔任值班工長,從事高爐煉鐵技術操作與工藝管理,現為寶武集團中南股份煉鐵廠6號高爐爐內班班長。
作為6號高爐爐內班班長,何春來始終奉行“生產現場的困難點就是自主管理的創新點”的思想理念,在“陳生利藍領創新工作室”指導下,他積極帶領青年員工開展現場創新創效,扎實推進員工自主管理活動,努力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消耗,改善員工作業環境;研發新技術、新工藝解決現場作業難題,消除生產風險與隱患,減輕現場工作量。自擔任班長以來,他以“嚴格苛求創一流”的精神,踐行“綠色低碳”生產理念,帶頭堅持“積少成多”、“算賬經營”理念,持續優化現場操作,努力實現降本增效。
優化沖渣系統操作降成本
為了降低高爐小沖渣系統電耗,何春來組織攻關團隊對小沖渣運行規律進行調查,發現在高爐堵口后的第8分鐘進行降頻、降速是最經濟合算的,既能保證沖制箱里的渣水混合物抽干凈,又可以保證崗位員工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切換渣溝操作。為此他們對高爐小沖渣系統操作進行了優化。對比原來高爐堵口15分鐘后降速,此次高爐小沖渣系統操作優化,每年可以實現節電降本6.65萬元。
節省測溫熱電偶消耗降成本
測溫熱電偶是高爐測鐵水溫度的常用消耗品,一般情況下,崗位人員每次在測溫操作完成后,就會隨手將剛測完鐵水溫度的熱電偶丟到鐵水溝中燒掉。何春來通過觀察發現,剛測完鐵水溫度的熱電偶,只要熱電偶頭部的U型玻璃未破損,就還可以進行二次測溫!他立即組織熱電偶回收、確認、修復,盡量再在生產現場投入使用,使得6號高爐測溫熱電偶消耗直接縮減50%,按高爐目前的測溫頻次,每年可實現節省熱電偶消耗降本2.37萬元。
改進氮氣控制模式降成本
為保證爐頂設備運行安全,實現高爐爐頂氣密箱手動氮氣閥開度精準控制,避免氨氣資源浪費,今年9月份以來,何春來帶領團隊對高爐氮氣運行模式進行智能化控制改造升級,將爐頂氣密箱氮氣調節閥改成電動閥控制,由電腦模塊自動調小氮氣閥開度,從而達到精準控制閥門開度、最大限度節約氮氣資源的目的,同時從根本上降低了崗位員工工作量。對比改造前,7號高爐爐頂氣密箱氮氣閥每年可節氮降本83.68萬元。
何春來被高爐車間黨總支評為優秀黨員和“黨員創新創效模范代表”。每當領導和同事夸贊他時,他總是笑著表示:“我是一名黨員,在生產一線通過小技改、小發明為職工群眾做些實事,消除生產風險與隱患,減輕現場工作量,降低生產成本,我的內心也充盈著滿滿的自豪與榮耀感,再苦再累也值得、感到很開心。”何春來表示,作為一名黨員、班長,在以后的工作中將進一步加強學習,勇于創新,爭取獲得更大的成績,努力創造更多的效益來回報企業對自己的培養,進一步帶領班組員工為企業的降本增效貢獻力量。(何勇 楊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