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令珍,新鋼集團煉鐵事業部焦二作業區熱調班長。在爐臺上與火打交道了30多年中,他憑借著扎實的專業知識,高超的業務技術,豐富的管理經驗,先后參與多座焦爐的筑爐和烘爐工作,被大家譽為焦爐“控火”高手。
一、與“火”結緣
焦化生產工藝是一項復雜而重要的工藝,而章令珍所在的熱調班則是焦爐的“內科大夫”,擔負著爐溫調節、加熱設備維護、爐體熱修、護爐鐵件的測調以及爐門修理等工作,保證著出焦質量。章令珍自1993年進廠后就一直從事調溫工工作,便與這“火”字結下了不解之緣。為掌握“控火”技巧,他虛心向老前輩學習,先后參加了4.3米焦爐大修及6米、7米焦爐的筑爐工作,通過多年的歷練,他對焦爐的結構、原理了如指掌,對焦爐溫度的調控得心應手。他多次參加新鋼公司的職工技能大賽焦爐工比賽中活動,次次進入前五,并三次摘得桂冠。2008年,兩座6米焦爐投產期間,已是熱調大班長的他細心呵護焦爐,精心調溫,將焦爐各項技術指標均控制在最佳狀態。2022年,面臨7#焦爐的開工投產、8#焦爐的烘爐及6米焦爐的維穩生產,他往返于6米和7米焦爐不辭辛苦,時常加班加點,高質量完成每一項工作任務。特別是7#焦爐試生產期間,他密切關注焦爐溫度,控制焦炭火候,比預定時間提前了一個月實現了達產達標。
二、“火”中取利
章令珍強化算賬經營,精心操作、探索降本增效措施。他提出合理化建議《一種焦爐看火孔蓋布置結構》項目杜絕了煤車裝煤時吸取看火孔蓋,降低了設備消耗率,獲得了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參與的技師攻關項目《6米焦爐爐頭翻修的爐溫控制》減少修補時間42小時,節約1.3萬元石棉及多生產焦炭205噸,每修復一孔可創效40余萬元,為延長焦爐壽命及穩產高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23年10月,他總結撰寫標準作業E-SOP卡《更換OPR調節活塞標準作業卡》應用于焦化區7米焦爐鐵件崗位,推廣應用后更換OPR調節活塞10孔,未影響焦爐生產,創效75萬元。他總結經驗撰寫《快速修理炭化室底部磚操作法》及《7米焦爐OPR系統調節活塞脫落更換操作法》分別獲得2022年度及2024年度先進操作法的命名。據統計,由他提出的建議及小改小革被廠和公司授予20余項殊榮,申報技改項目6個,個人創效200余萬元。
三、洞如觀“火”
作為焦爐的“內科大夫”,要有過硬的技術本領,能用目測火焰燃燒時的顏色變化,要有根據工藝能數的變化應用不同的手段調節爐溫,確保出合格焦炭。為推進7米焦爐精益產線的順行,他細讀相關內容,學習精益管理理念,總結制作崗位標準作業卡11項,撰寫一點課內容15個,指導關鍵性崗位人員標準化作業,精細化操作。他每月組織班組成員查找隱患督促整改,對作業現場進行大清掃。他把提高崗位標準化作業和設備、安全穩定運行高質量發展為中心任務,做到思想轉變再提速,安全生產再提效、現場及設備管理再提質,績效指標再提升,2023年他所帶班組實現安全“零事故”,兩座7米焦爐生產指標多次刷新新紀錄。
他積極踐行“一切成本皆可降”的理念,倡導全員參與自主修舊利廢以減少備件的損耗,在班組開展設備修舊利廢工作中節省材料及設備損耗9萬元。兩座7米焦爐倒燒煤氣工作期間,班組清洗過程因時間緊迫缺少大量破布,他組織班組成員將家里不用的棉布整理打包共300余斤用于煤氣旋塞清洗工作,為班組維穩生產提供了物質保障。面對噸焦消耗在原有基礎上降成本5元這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迎難而上,將降低煤氣使用量的方法一一列舉出來,每日關注焦餅成熟度及爐溫變化,協助執行人員處理異常爐溫,將噸焦耗將指標控制在范圍內,全年創效200余萬元。
章令珍工作期間,“火”已成為他的朋友,他也成為一名控火高手。在與火打交道中,他用匠心詮釋著赤子之情,在人生路上散發光和熱。(萬新東、甘志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