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城鋼鐵公司鋼軋廠堅持以“解決問題”為落腳點,將“降本增效”貫穿到現場的每一個環節,無論是已經暴露出來的問題,還是尚未察覺的隱患,堅持“有問題必須解決,有困難必須克服!”
“頑疾”與“螞蟻”
棒三產線六輪導衛冷卻水管的安裝和使用問題,一直是棒三工藝優化的“頑疾”,阻礙產線效率的提升,影響產線成本控制。
原來的水管設計存在缺陷,導致冷卻面積嚴重不足,無法有效降溫,影響設備的穩定運行;且冷卻水管安裝工作繁瑣,經常需要修修補補,讓職工傷透了腦筋。
軋鋼區工藝主管汪文敏發現問題后,圍繞六輪導衛冷卻水管做了“大量功課”,修改了十多稿改造方案,但專業研討后,還是覺得達不到理想效果。此時,汪文敏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南墻”與“執拗”
“頑疾”沒有得到解決,汪文敏意識到自己的創新思路和方向有所偏離。思路錯了就調整思路,方向偏了就換方向。面對這堵“南墻”,汪文敏憑著一腔“執拗”,下定決心一定要把冷卻水管改造好。
她虛心請教安裝冷卻水管的職工,認真做好筆記,又將筆記對照圖紙核對校正。經過二十多個日夜的鉆研和反復推演,她創新性地提出使用集成水管。改造后,以往復雜的安裝流程變得簡單快捷,大大減少工作量,且確保了冷卻效果的穩定輸出。
“可別小看冷卻水管的改進,它可藏著不小的降本空間呢!”現場安裝冷卻水管的職工忍不住夸起了改進效果。冷卻水管優化后,一年可節省維修費用和備件更換成本超58萬元。(彭敏)
热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