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廠的煙囪,大家固有印象就是黑色濃煙,現在早就不一樣了,煙囪外表不僅有彩繪,晚上還有燈光秀。”走近達州鋼鐵搬遷升級項目焦化現場,張光輝指著162.2米高的焦爐煙囪激動地說。現任達州鋼鐵主任工程師、達州鋼鐵搬遷項目指揮部焦化項目部經理的張光輝,他是達州鋼鐵老廠區高質量發展的見證者,更是麻柳新廠區的建設者、推動者。
達州鋼鐵搬遷升級項目焦化現場,廠房設備林立,機器轟鳴,作業人員分布在不同的區域忙碌,現場作業一派熱火朝天。“焦化項目作為達州鋼鐵搬遷升級項目的重點工序,主要承擔著為煉鐵高爐提供焦炭和整個企業提供煤氣燃料的重任。經過兩年多時間的建設,目前,整個項目已全面進入熱負荷試車階段。”張光輝興奮地說。
作為四川省100個重大產業項目之一,達州市委、市政府把達州鋼鐵搬遷作為“一號工程”來抓,而張光輝所負責的焦化項目作為達州鋼鐵搬遷8個項目中“打前陣”的一項,他深感責任重大。在達州鋼鐵搬遷項目指揮部成立之初,恰逢國家“雙碳”政策出臺。作為傳統雙高的焦化行業,如何在“雙碳”全新背景下建設新焦爐是一個全新課題。作為焦化項目技術負責人的張光輝,帶領團隊多次到國內焦化企業及重點設備生產廠家交流學習,他因地制宜提出了焦化建設技術方案,為項目后續實施奠定了低碳節能、智能環保基礎。作為整個搬遷升級項目的先行軍,焦化項目最早實施地勘及樁基工程。在前期地勘及樁基工程施工時,張光輝在缺乏專業技術人員的情況下組建了土建作業監督隊伍進駐現場,并在進行主體工程招標工作的同時,每周到現場協調解決專業技術上的難題。
“張光輝對這個項目建設的安全、質量、進度都有嚴格要求,他每天都到施工現場進行跟蹤,對發現的問題及時處理。在我與他共事的十余年中,他工作一直兢兢業業,敬業精神和工作能力值得我們年輕同志好好學習。”達州鋼鐵搬遷升級項目焦化項目部工藝技術員鄧凱智說。
焦化項目是整個搬遷升級項目中既涉及鋼鐵冶金又涉及石油化工兩個行業的特殊建設工程,工藝流程復雜且多處涉及“兩重點一重大”的危化品建設,項目建設難度極大。項目主體工程開始建設后,張光輝嚴密組織,緊盯項目施工安全、質量及進度,全面協調各總分包單位,針對項目建設過程中的重難點制定措施,促使焦化項目建設得以高質高效推進。對張光輝來說,焦化項目就像他的孩子一般,從一粒土、一塊磚、一面墻,都是他看著建設起來的,融入了無盡的心血。
在施工建設期間,張光輝帶領團隊與施工方一道搶晴天、戰雨天,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在焦化項目2號焦爐開工之初,他召集總包單位、達興能源及焦化項目部技術人員多次對開工方案進行討論、完善,確保方案做到萬無一失。
現如今,焦化項目全面進入熱負荷試車階段,項目建設取得階段性重大成果。在試生產期間設備需要磨合,針對此情況,張光輝吃、住在現場,組織技術人員夜間值班,解決生產突發問題,并督促總包單位對設備暴露出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為試生產的正常、穩定運行做出了積極貢獻。
無論是老廠區生產還是新廠區建設,張光輝始終義無反顧,始終全力以赴。用他的話來說就是,“作為企業的一員,哪里有需要,我就到哪里去”。(張宏 秦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