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方大萍安鋼鐵安源煉鐵廠,一個關于“雨棚”的故事正在悄然展開。起因是一位員工在該公司論壇上提出了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建議——從安源煉鐵廠綜合樓到澡堂處搭建雨棚。然而,正是這樣一個小小的建議,卻被廠部采納并迅速啟動實施計劃。這一舉動,不僅體現著方大萍安鋼鐵對員工需求的高度重視,更是方大萍安鋼鐵多年來堅持為員工辦實事、解難題的生動縮影。
從“雨棚”出發 員工需求無小事
安源煉鐵廠是方大萍安鋼鐵的重要一線生產單位,員工們的工作服幾乎每天都要換洗。從安源煉鐵廠綜合樓右側樓梯口到3號公共浴室有一段距離,雖不算遠,但遇到雨水天氣卻給下班后去洗浴的員工帶來了諸多不便。2月16日,一位員工在論壇上提到:“雨季來臨,員工每天每班都要下班洗澡,建議從煉鐵綜合樓的右側樓梯口到澡堂門口搭一下雨棚。”這條建議看似普通尋常,但也反映出員工面臨的實際問題。
自2012年重組加入方大集團以來,方大萍安鋼鐵始終堅持“以員工為中心”的理念,把員工的每一件小事當成大事來抓。安源煉鐵廠管理層看到這條建議后,迅速組織相關部門進行實地調研,發現搭建雨棚不僅能夠有效解決員工雨天淋濕衣服的問題,還能在炎熱的夏日為員工遮陽,提供更加舒適的通行環境,于是,一場關于“雨棚”的行動迅速展開。
2月17日,安源煉鐵廠正式采納員工的建議,并迅速啟動簡易雨棚搭建計劃。各部門緊密配合,從設計規劃到材料采購,從施工安排到安全保障,每一個環節都經過精心策劃和嚴格把關。在施工過程中,員工們看到公司為他們辦實事的決心和行動力,感慨道:“沒想到這個建議這么快就通過并實施起來了,公司真的把我們的需求放在了心上。”
無獨有偶。安源煉鋼廠管理人員在下基層調研時了解到爐前區域缺乏公廁,員工每次如廁需往返耗時且存在安全隱患。該廠立即行動,將雜物間改造為配備洗手池、抽紙箱的新公廁,并安排人專門打理,解決了員工“急難愁盼”的問題。這種“零距離”的溝通模式,讓員工真正感受到了企業的關懷與尊重。正如公司員工所言:“企業解決的是小事,但溫暖的是人心。”
快速響應、高效落實,方大萍安鋼鐵將“為員工辦實事”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抓手,建立員工思想動態宣傳調研工作機制,各級管理人員每周走進基層第一線,廣泛聽取員工意見、了解員工需求,實現從“坐辦公室”到“走一線”的轉變。自2021年起,方大萍安鋼鐵各級管理人員年均下基層調研超萬次,僅2024年,便下基層調研24177次、解決員工問題8603個。
以點帶面 辦好“實事清單”
搭建雨棚,只是方大萍安鋼鐵為員工辦實事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方大萍安鋼鐵在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始終不忘回饋員工,秉承“方大發展為了員工、方大發展依靠員工、方大發展成果由員工共享”的理念,讓員工成為企業發展的最大受益者。
在生活保障方面,方大萍安鋼鐵出臺了醫療費用資助、免費工作餐、方威勵志獎學金、方大養老金、孝敬父母金、手機及話費補貼、重大節日福利等十余項方大特色福利,覆蓋了員工的教育、醫療、養老、孝親、通訊等方面,惠及員工全家老幼。這些福利或為員工雪中送炭,或給員工錦上添花,大大提升了員工的幸福指數,真正做到了“一人在方大,全家有保障,終身都受益”。
在工作環境改善方面,方大萍安鋼鐵投入大量資金對生產現場、班組等場地進行升級改造。為戶外工作人員建立“愛心驛站”,提供冷暖、飲水、休息等服務;為員工新建洗衣房、更衣室,并且配備洗衣和烘干設備,讓員工體面勞動、舒心工作;將報廢的天車駕駛室改造成“納涼倉”,并配備空調設備,放置于高溫作業區域,為員工提供休息和降溫空間……
在職業發展方面,方大萍安鋼鐵堅持以“人才強企”戰略為指引,通過完善培訓體系、搭建多元平臺、提高技能人才待遇等舉措,為員工職業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近年來方大萍安鋼鐵多次舉辦員工技術比武、技術運動會、設立勞模創新工作室,培養出了一批“贛鄱工匠”“江西省能工巧匠”等優秀高技能人才,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從安源煉鐵廠的“雨棚”到一系列為員工辦實事的舉措,方大萍安鋼鐵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以員工為中心”的理念。為企業聚人心、為員工謀福祉,永遠沒有終點,方大萍安鋼鐵將不忘初心,持續在為員工服務的道路上前行。(廖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