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山、跨海、入地……2024年,又是被中國科技硬核實力震撼的一年。
這一年,國之重器、超級工程頻頻上新,驚艷全球。這背后,是我國對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不懈追求,更離不開中國鋼鐵進步的支撐!
讓我們一起回顧這些高光時刻,看“鋼筋鐵骨”如何“硬控”你的2024。
深地塔科1井——
地下“沖刺”,探索“深地奧秘”
?我國首口萬米科探井
?刷新“亞洲深度”
?創下全球萬米深井鉆探用時最短紀錄
?難度堪比“探月工程”

2024年3月4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沙雅縣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深地塔科1井鉆探深度突破1萬米,成為中國首口萬米科學探索井,也是亞洲第一、世界陸上第二的垂直深井,同時創造了當今世界上鉆探1萬米深井用時最短紀錄,在深地科學研究和超深層油氣勘探領域具有里程碑意義。
據業內專家介紹,深地鉆探難度堪比“探月工程”,“超萬米后,設備控制難度極大,就像一輛大卡車在兩條細鋼絲繩上行駛”。
在亞洲首口萬米深井誕生背后,來自中國寶武寶鋼股份、天津鋼管、湖南鋼鐵集團衡鋼等鋼企的高端油套管發揮了重要作用。
“大橋海風”號——
“海上巨人”,展現“馭風絕活”
?我國最新一代自升式海上風電安裝平臺
?擁有最長樁腿、綜合起重能力最強吊機
?海中插腿狀態可抵抗16級臺風
?多項性能指標國際領先

2024年5月18日,我國最新一代自升式海上風電安裝平臺——“大橋海風”號在江蘇南通交付。作為無限航區平臺,“大橋海風”號集海上風電施工先進技術于一身,具備2套25兆瓦級風機運輸、安裝一體化施工能力,可容納120人在海上生活45天。
在該平臺建設過程中,河鋼集團舞鋼公司2000余噸高端大厚度齒條鋼板用于平臺關鍵部位——樁腿制造;南鋼也憑借卓越的產品品質和專業的服務能力,成功為“大橋海風”號供貨……
深中通道——
穿云破海,鑄就超級工程
?集“橋、島、隧、水下互通”于一體
?擁有世界上最長最寬的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
?創下10項“世界之最”
?名副其實的世界超級工程

2024年6月30日,歷經7年建設的國家重點工程——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簡稱深中通道)建成開通。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寶武、鞍鋼集團、河鋼集團、中信泰富特鋼、湖南鋼鐵集團、津西鋼鐵等多家鋼企為這項世界超級工程供應了90萬噸左右的鋼材,品種涵蓋鋼板樁、抗震螺紋鋼、橋梁鋼、大線能量焊接中厚板、無縫鋼管、主纜鋼絲用盤條、橋梁錨具用鋼、藥芯焊絲鋼、鋅鋁鎂合金鍍層鋼絲等。
“海葵一號”和“海基二號”——
重器×2,攜手綻放深藍
?高度集成超1000臺關鍵設備,約九成中國造
?刷新多項紀錄
?應用多項首創技術
?可使油田開采壽命延長30年

2024年9月19日,中國海油位于深圳海域的亞洲首艘圓筒型海上油氣加工廠“海葵一號”和亞洲第一深水導管架平臺“海基二號”同時投產,可使流花油田開采壽命延長30年。這種深海油氣開發模式的創新應用在國際深水油氣開發領域尚屬首次,標志著我國深水油氣裝備的設計、建造和安裝能力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據了解,在“海葵一號”建設過程中,鞍鋼集團包攬了其所需的最高質量等級海工鋼FH36,供貨量超1000噸;河鋼集團舞鋼公司獨家供應了深水吸力錨制造用鋼。湖南鋼鐵集團為“海基二號”提供了厚度達100毫米的高強度鋼板。
“深海一號”——
“掘寶先鋒”,端牢能源“飯碗”
?我國首個自主勘探開發的超深水大氣田
?填補多項國內技術空白
?多項技術世界首創
?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超千億立方米

2024年9月27日,我國首個深水高壓氣田“深海一號”二期天然氣開發項目在海南島東南陵水海域正式投產。
“深海一號”是我國首個自主勘探開發的超深水大氣田,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超千億立方米,一期工程于2021年6月建成投產。“深海一號”二期項目全面投產后,“深海一號”整體的天然氣年產量將增長到45億立方米以上。
在“深海一號”工程建設過程中,中信泰富特鋼、湖南鋼鐵集團衡鋼等鋼企提供了重要助力。
澳門大橋——
“鏡海長虹”,暢通經濟血脈
?澳門首座雙向八車道跨海大橋
?連接澳門海、陸、空3個重要口岸
?用材對屈強比及低溫韌性有嚴格要求
?主體結構使用Q420、Q500及Q690等高性能橋梁鋼

2024年10月1日,國內首座全面采用高鋼級、低屈強比鋼材的橋梁項目——澳門大橋,在舉國歡慶新中國成立75周年的喜慶氣氛中建成通車。據不完全統計,南鋼6.3萬噸高鋼級橋梁鋼、湖南鋼鐵集團湘鋼2萬噸Q420qD橋梁鋼和1萬噸Q500qD橋梁鋼、中國寶武寶鋼股份湛江鋼鐵近2萬噸精品鋼材為澳門大橋撐起了“鋼筋鐵骨”。
“愛達·花城號”——
踏浪而來,國產“明珠”遠航
?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
?相較首艘國產大型郵輪,總噸位更大、艙房數更多、更綠色環保
?造船工業“皇冠上的明珠”
?對鋼板重量、整板不平度、厚度公差、板形質量和焊接效率等要求嚴苛

2024年10月25日,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在廣州舉行命名儀式,正式命名為“愛達·花城號”,計劃在2026年底交付。與首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一樣,“愛達·花城號”整船的鋼板和型鋼仍由南鋼獨家供應。
“愛達·花城號”郵輪船板總訂貨量為3.5萬噸,4毫米~6毫米薄規格板占比達到30%以上,客戶對鋼板重量、板形和表面質量提出較高要求。與“愛達·魔都號”相比,由于船體寬度和長度增加,寬薄板定尺變長,“愛達·花城號”郵輪用鋼的分段定制化要求更高。南鋼產銷研團隊加強技術攻關,攻克薄板高精度公差控制、板形控制、內應力控制等技術難題,并按定制配送模式進行生產,以優異的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贏得了客戶的信任。
“夢想”號——
夢想起航,鉆向海洋深處
?我國自主設計建造
?全球唯一一艘具備11000米超深水鉆探能力的科考鉆探船
?鉆采系統國際領先
?具備全球海域無限航區作業能力,可在6級海況下正常作業

2024年11月17日,擁有最大11000米鉆探能力、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大洋鉆探船“夢想”號在廣州正式入列,標志著我國深海探測關鍵技術裝備取得重大突破。
據了解,該船鋼板用量的2/3由湖南鋼鐵集團湘鋼供應,鞍鋼集團、中國寶武新鋼分別為該船供應了3000余噸中厚板、2000余噸厚板。
“北極光先鋒”輪——
劈波斬浪,助力封碳入海
?全球首制
?設計建造水平居國際前沿
?可耐零下35攝氏度低溫
?助力實現全球碳中和目標

2024年11月29日,全球首艘商用7500立方米液態二氧化碳運輸船1號船“北極光先鋒”輪正式交付,鞍鋼股份整船供應690兆帕級別超高強低溫鋼,為全球碳中和目標的實現貢獻了力量。據了解,該鋼種具有超高強度、超低溫韌性,滿足國際上首次提出的零下35攝氏度抗開裂性能指標(CTOD),填補了液化二氧化碳存儲材料領域國際空白。
“北極光先鋒”輪由大連造船自主設計建造,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將應用于歐洲二氧化碳捕捉及儲存計劃,收集歐洲工業產生的二氧化碳,運至挪威西海岸地區二氧化碳接收端碼頭加以處理后注入海底地下2600米永久封存。
CR450動車組樣車——
“銳龍追夢”,彰顯科技之光
?我國完全自主研發的高鐵技術集大成之作
?全球最快高鐵,時速400公里以上
?更高速、更安全、更節能、更舒適、更智能
?速度、能耗、噪聲等主要指標國際領先

2024年12月29日,CR450動車組樣車在北京發布,標志著“CR450科技創新工程”取得重大突破。
此次發布的CR450動車組樣車包括CR450AF和CR450BF兩列樣車。樣車試驗速度為時速450公里,運營速度為時速400公里。
據悉,CR450動車組采用了中國寶武馬鋼的高速車輪、鞍鋼集團的轉向架用鋼和中國寶武寶鋼股份的鋼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