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社
通訊員 宋超 牛睿杰 報道
1月2日早上8點剛過,河鋼集團邯鋼公司技術中心用戶技術研究中心產品研發員余亞克等3人就登上了前往江蘇的列車。此行,他們將為當地某知名車企提供現場技術服務。
“以前,我們很多技術服務是為客戶提供材料加工、材料替代等解決方案。現在,我們瞄準嵌入式、捆綁式方向,將服務觸角延伸至客戶的模具設計、調試階段。”談到服務客戶方式的進步,余亞克很自豪。
兩個大行李箱、一臺筆記本電腦和少許個人物品,這些就是余亞克他們此行攜帶的全部家當。“這里裝的是為客戶做網格實驗的設備,兩個箱子總共200多斤重呢!”余亞克拍了拍鼓鼓的行李箱說道。雖然一路上很辛苦,但他們一直商量著怎么做好實驗,心里滿是對新一年工作的期許。
中途,高鐵轉車兩次,當天到達客戶所在地已是晚上7點多。簡單休息后,第二天清晨,他們來到客戶現場開展工作。早上的氣溫接近零攝氏度,他們在現場一干就是兩三個小時,手腳凍得都有些發僵。
“零件中間位置剛度不夠,剛才用手壓發現有點軟,咱們做做網格實驗,看看零件成型裕度。裕度大的話,可以優化模具參數,解決剛度不夠的問題。”做網格實驗需要考慮光線條件,余亞克他們專心致志,早已忘記了冬天南方清晨潮濕、刺骨的寒冷。
經過5天的連續奮戰,余亞克他們為客戶提供了針對某款新車型發動機蓋外板的模具優化方案,獲得了客戶的高度認可。“這是咱們與客戶共同開發新車型的重要一步。通過深度嵌入客戶,我們與客戶結成了利益命運共同體。”余亞克說道。
春節前夕,像余亞克這樣的邯鋼干部職工正在認真貫徹落實河鋼集團決策部署,全力拉滿“進度條”,在市場端和客戶端持續發力,通過深度綁定、嵌入式合作,打造差異化優勢,吹響了“實干開新局、起步即沖刺”的沖鋒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