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社兩會報道組
記者 劉經緯 樊三彩 報道
記者 顧學超 攝影
3月9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民生主題記者會。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就住房相關話題回答了中外記者的3個提問。城市更新、穩樓市、“好房子”,每一項都關系未來的鋼需。

圖為倪虹
城市更新:下功夫實施一批惠民生、促發展、防風險的更新項目
倪虹介紹,從2019年中央部署實施城市更新以來,全國已累計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近28萬個;加裝電梯超過13萬部,增設養老、托育設施近8萬個,增加充電樁105萬個,新增文化休閑、體育健身場所3100萬平方米;更新改造地下管網約50萬公里。
他介紹,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推進城市更新,住建部將下功夫實施一批惠民生、促發展、防風險的更新項目,重點有三類。
第一類是民生類項目。一是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老舊小區都要納入改造范圍,因地制宜實施改造;鼓勵地方探索居民自主更新改造老舊住宅。二是城中村改造項目,目前范圍已經擴大到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要在去年新增100萬套的基礎上,繼續擴大改造規模。三是大力推進完整社區建設,重點是聚焦“一老一小”,完善無障礙適老化配套設施,增補托育服務設施、兒童活動場地。
第二類是發展類項目。一是更新一批老工業區、舊廠房,植入科技研發、文化創意、人工智能等新業態、新功能,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二是改造一批老舊街區,打造精品街道、城市客廳,建設活力街區。三是保護、修繕一批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筑,推動活化利用。
第三類是安全類項目。一是再建設改造地下管線15萬公里以上。二是推進調蓄設施、排水管網、排澇泵站等工程項目,聚焦消除城市的嚴重易澇積水點,再完成1000個排水防澇重點項目建設。三是發展數字化、智能化基礎設施,重點推進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努力實現地級及以上城市燃氣、供水、排水等生命線工程安全監測全覆蓋。

圖為記者會現場
穩樓市:堅持長短結合、標本兼治,堅決穩住樓市
倪虹表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穩住樓市,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住建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堅持長短結合、標本兼治,堅決穩住樓市。
一是鞏固政策“組合拳”的效果,把降息、增貸、減稅等政策效應充分釋放出來,惠及更多人民群眾;繼續打好“保交房”攻堅戰,切實維護購房人的合法權益;加大“白名單”貸款投放力度,按照“應進盡進、應貸盡貸”的要求,將符合條件的房地產項目全部納入“白名單”,提供有力的融資支持,充分保障項目建設交付。
二是加力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繼續擴大改造規模;穩妥推進貨幣化安置,讓城中村的居民擁有更多的自主選擇權,實現早入住、早安居,同時,也有利于消化存量的商品房。
三是推進收購存量商品房。支持地方在收購主體、價格和用途方面充分行使自主權。收購的商品房,優先用于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安置房、人才房、青年公寓和職工宿舍等。
四是改革完善商品房開發、融資、銷售等基礎性制度,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適應人民群眾高品質住房需要,推動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圖為媒體聚焦記者會
“好房子”:立標準、強科技、抓項目,推動 “好房子”建設
倪虹表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完善標準規范,推動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住建部將重點從3個方面抓好落實。
一是立標準。住建部正在組織編制《好房子建設指南》,修訂《住宅項目規范》,其中一項是把住宅的層高標準提高到不低于3米。
二是強科技。一方面,大力推廣惠民實用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產品,著力解決隔音不好、滲漏、開裂、反味等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另一方面,積極推動全屋智能。
三是抓項目。舉辦全國好房子設計大賽,引導設計師針對多樣的居住需求,設計出不同戶型、不同面積的“好房子”;推動城市和企業加快建設“好房子”,大力推廣“好房子”。
“建設‘好房子’,不僅給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提供了廣闊應用空間,還能釋放出擴內需、促消費的巨大潛能。”倪虹表示,希望社會各界都來支持“好房子”、參與建設“好房子”。“特別是房地產企業和建筑企業應當看到,建設‘好房子’將是產業轉型發展的新賽道,以后的企業競爭,拼的是新科技、高質量、好服務,誰能抓住這次轉型的好機會,誰能為群眾建設‘好房子’、提供好服務,誰就能有市場、有發展、有更好的未來。”倪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