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廣闊前景。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著重強調,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提出,要扎扎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這些極大地提振了民營企業的發展信心。
當前,民營企業在發展進程中雖面臨一些困難與挑戰,但同時也擁有諸多新優勢與新機遇。如何看待當前民營鋼鐵企業發展形勢?民營鋼鐵企業如何穩步前行?針對這些問題,本期《兩會會客廳》以“民營鋼鐵企業如何穩步前行”為主題,邀請民營鋼鐵企業及有關領域的全國人大代表和相關企業代表,請他們分享對當前民營鋼鐵企業發展形勢的見解,以及針對企業如何穩步前行提出建設性思路與策略,共同為民營鋼鐵企業高質量發展出謀劃策。
本期嘉賓

董才平
全國人大代表,中天鋼鐵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總裁

王樹華
全國人大代表,冀南鋼鐵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朱小坤
全國人大代表、 天工國際董事局主席

劉懷平
全國人大代表、 江蘇昆侖互聯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溫菲
全國人大代表、 方大集團萍安鋼鐵煉鐵高爐車間技術員

王艾竹
全國人大代表、撫順特殊鋼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高溫合金二室科研員
主持人:
賈林海 張鷹 樊三彩 宋文祥 丁衛國 陳曉莉 李倩
①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強調,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這為促進民營經濟健康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心劑”。您對此有何感想?
王樹華:近年來,國家持續賦能民營經濟,作為民營鋼企的掌舵者,我深切感受到時代賦予的機遇與責任。
多年來,作為國家創新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國家現代化進程的重要推力,民營鋼企在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有力促進了經濟社會的繁榮發展。
隨著國家戰略層面的政策支持與市場活力的深度釋放,民營鋼企的作用將更加凸顯。民營鋼企將繼續以創新為矛、以韌性為盾,成為穩增長、促轉型、拓市場的關鍵力量。
朱小坤:作為民營制造企業的代表,我在制造業干了44年,經歷了很多挑戰。最近幾年,中國制造業進入了全面高質量發展時代。在這樣一個時代,無論是國企、民企都應協同發展、相互支持,為中國經濟發展做出更大努力。
劉懷平:我深刻感受到黨中央對民營經濟的高度重視和殷切期望。這不僅是一種肯定,也是一種激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這讓我倍感振奮,也更加堅定了我對未來發展的信心。作為一名深耕新能源領域的民營企業家,我深知民營經濟是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社會進步、創造就業崗位、促進創新發展的重要力量。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我們指明了方向,也為我們注入了強大的信心和動力,讓我們更加明確了自己的使命和責任。
習近平總書記還提到,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這既是對我們的鼓勵,又是對我們的期待。特別是在全球能源轉型的關鍵時期,我們更要以科技創新為引擎,突破傳統產業的技術瓶頸。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專門部署了清理拖欠民營企業賬款,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等重要舉措,讓我們深切感受到黨和政府對民營經濟發展的系統性支持。
溫菲:習近平總書記對民營經濟的關心,讓我深刻感受到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的高度重視與殷切期望。這不僅為民營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信心,也為我們指明了方向。
②您認為,鋼鐵領域加快氫冶金發展及對CCUS(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前沿低碳技術的應用需要哪些支撐?
董才平:我認為,要推動關鍵技術聯合攻關。建議由政府相關部門牽頭,龍頭企業與高校、研究院等共建“低碳冶金創新聯合體”,配套設立“鋼鐵行業低碳技術攻關專項基金”等專款,重點支持氫冶金、富氫噴吹等關鍵低碳技術研發,同時完善低碳項目專項金融支持體系,搭建起“政府引導+企業主體+院校支撐+金融助力”的協同機制。
劉懷平:我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提出的議案就與CCUS技術應用有關。我認為,要加快實現“雙碳”目標,高質量推進零碳產業園建設。其中重要一步,就是加強關鍵技術研發與成果轉化。建議國家財政加大對分布式新能源發電、高效儲能及CCUS等關鍵領域的資金投入,并設立零碳產業園區建設專項基金,支持相關科研項目;建議建設國家級創新中心及實驗室,加強產學研深度融合,同時積極開展國際合作。
未來,我們將繼續加大在儲能電池核心材料研發方面的投入,推動“綠電+儲能+數字化”的新型能源體系建設,并積極探索零碳園區這一重要載體。這不僅是助力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舉措,也是推動我國能源結構優化、提升全球競爭力的重要路徑。
③面對鋼鐵行業深度調整期,民營鋼鐵企業如何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
董才平:當前,我國鋼鐵行業正處在爬坡過坎的關鍵攻堅期。在供需矛盾凸顯的背景下,全行業應圍繞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以刀刃向內的魄力開啟深度變革。
在高端化方面,按照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深入推進制造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促進產業有序發展和良性競爭”等要求,鋼鐵行業要瞄準高精尖產品,加強行業自律,避免產品同質化競爭,減少行業“內卷”,走出目前供需失衡的困境。
在智能化方面,按照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數字技術與制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等要求,鋼鐵行業要借勢“人工智能+”行動,重塑鋼鐵產業生態鏈,全力鍛造新質生產力。通過運用人工智能、5G等先進技術,優化生產流程控制,讓生產全過程變得更智能、更高效、更安全,提升鋼鐵行業的整體競爭力。
在綠色化方面,按照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加快發展綠色低碳經濟”“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等要求,鋼鐵行業要積極投身于全面綠色轉型進程,將超低排放改造、極致能效提升、協同推進降碳減污等作為重點工作,加快鋼鐵行業綠色轉型,構建“資源集約、效能卓越、低碳循環”的高質量發展新范式。
王樹華:站在新發展階段,民營鋼鐵企業要著力塑造“技術+數據+綠色”的競爭優勢。當傳統比較優勢逐漸消解時,唯有通過基礎研究投入、數字生態構建、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價值重構,才能讓民營鋼鐵企業在世界鋼鐵舞臺上持續占據制高點。這不僅是企業的生存之道,也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溫菲:民營鋼鐵企業要加速推進產品高端化,加大對高強度合金鋼、特種不銹鋼、高牌號硅鋼等高端產品的研發和生產投入,滿足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航空航天等新興產業對高性能鋼材的需求。同時,要提供定制化服務,建立與客戶的深度溝通機制,根據客戶的特殊需求,提供從產品設計、生產到后續服務的全流程定制化解決方案。
王艾竹:市場環境復雜多變,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本身。企業若無法快速感知變化、調整策略、推動產品和服務迭代,即使短期能獲得成功,長期也可能被淘汰。
我認為,民營鋼鐵企業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戰略上輕裝簡行。避免過度依賴單一模式或產品,保留調整空間。定期復盤業務邏輯,用數據而非直覺決策。二是組織上靈活抗壓。建立扁平化、去中心化的團隊結構。培養員工的應變能力,如跨領域學習、快速切換任務的敏捷性。三是資源上彈性儲備。保持現金流韌性,與上下游建立共生關系。四是心智上主動求變。企業要將危機感轉化為動力,容忍合理試錯成本。民營鋼鐵企業的發展本質上比拼的是適者生存的能力,核心不在于規模大小,而在于能否比變化快半步。

張天福
山西晉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總裁

張育明
邢臺鋼鐵有限責任公司 黨委書記、董事長
①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強調,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這為促進民營經濟健康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心劑”。您對此有何感想?
張天福: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讓我們備受鼓舞,為我們指明了前進方向、堅定了發展信心。這表明國家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發展,民營經濟前景廣闊。我們要緊緊把握機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為行業可持續健康發展貢獻力量。
②您認為,鋼鐵領域加快氫冶金發展及對CCUS(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前沿低碳技術的應用需要哪些支撐?
張天福:氫冶金、CCUS等前沿低碳技術,是鋼鐵行業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關鍵所在,需要培育和建立包括設計、研究、生產等在內的相互支撐、共同促進、協同發展的生態圈。就像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指出的那樣,“讓創新鏈和產業鏈無縫對接”。
近年來,晉南鋼鐵在全國率先構建“鋼—焦—化—氫+綠電”的全閉環低碳產業鏈。這條產業鏈匯聚了先進的氫能技術、綠色減碳的化工工藝、清潔可持續的光伏能源及零碳物流運輸體系,為鋼鐵行業綠色轉型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模式,成為行業內的創新典范。
民營企業具有機制靈活、創新能力強的優勢,可積極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開展合作,共同推動前沿低碳技術研發,加快共性技術成果轉化。
張育明:推動前沿低碳技術應用,需要國企、民企深度合作、共同發力。
近年來,民營鋼企綠色低碳轉型成績斐然。邢鋼正在進行的轉型升級搬遷改造項目采用“富氫熔融還原+電爐”創新型短流程生產工藝,將減少二氧化硫排放67.61%、氮氧化物排放62.77%、顆粒物排放51.8%;噸鋼綜合能耗達到524.5千克標準煤,較老廠區降低18.7%,節能減排效果顯著。
未來,邢鋼將在系統能效提升、廢物資源循環利用、清潔能源、富氫冶煉、碳捕集等方面持續發力,助力實現碳中和。
③面對鋼鐵行業深度調整期,民營鋼鐵企業如何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
張天福: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最關鍵的就是技術突圍。鋼鐵行業競爭激烈,只有不斷提升綠色創新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大模型等前沿技術水平,掌握核心技術,才能在市場上立足。通過技術創新,不僅可以降低生產成本,還能提高產品附加值,開發出與眾不同的綠色產品,滿足市場差異化需求,進而擺脫低價競爭、惡性競爭的困境。
晉南鋼鐵將充分發揮碳排放指標在行業內領先的優勢,全力打造綠色型鋼產品,不斷創新豐富產品規格,增加定制化產量,滿足終端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同時,我們將持續加大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力度,深入實施深度節能降碳行動,進一步提升產品“含綠量”和“含新量”,從而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
張育明:在行業深度調整期,民營鋼鐵企業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但也有通過差異化發展脫穎而出的機會。民營鋼鐵企業可以通過戰略調整、技術創新、品牌建設、市場細分、供應鏈優化等策略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同時要注重人才、國際化、可持續等方面的發展,靈活應對市場變化。
邢鋼20余年的差異化競爭戰略、實踐為行業提供了有益參考:一是通過戰略調整,避免同質化競爭。邢鋼確立了“做精、做專、做強”的發展戰略,選擇了“由普鋼向優特鋼轉變、由建材向工業材轉變”的差異化持續發展道路。二是通過技術創新,實現行業引領。三是加強品牌建設,凸顯品牌價值。四是通過產品、質量、市場細分,實現溢價效應。五是通過低碳、綠色提升,實現可持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