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社
記者 劉經緯 報道
2025年2月26日,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召開“2526”工程啟動會暨DeepSeek(深度求索)賦能變革推進會,提出全面部署DeepSeek,用AI(人工智能)重新定義鋼鐵。作為全球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鋼企,主動擁抱AI有何考慮?如何“用AI重新定義鋼鐵”?
“30年前,寶鋼啟動了‘9672’工程,建設了一體化產銷管理系統,極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和市場響應速度,優化了資源配置,成為信息化階段的發展轉折點,引領了行業發展。如今,在人工智能時代,寶武推出‘2526’工程,希望成為智能化時代的轉折點,再次彰顯寶武在人工智能定義鋼鐵方面的決心。”中國寶武黨委書記、董事長胡望明接受《中國冶金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寶武將以全面部署DeepSeek為起點,推動全體系主動擁抱變革,不僅在技術層面推進創新,還在管理層面推動深刻的鏈式變革。

圖為中國寶武黨委書記、董事長胡望明
智能化為鋼鐵行業打開了
一扇通往全新發展階段的大門
胡望明認為,智能化技術的引入,為鋼鐵行業打開了一扇通往全新發展階段的大門,為行業提供了全新的路徑。在“雙碳”目標背景下,智能化技術可以幫助企業實現綠色低碳生產,降低碳排放強度,推動可持續發展。同時,智能化還能夠賦能鋼企向服務型制造轉型。
胡望明指出,鋼鐵行業在智能化轉型方面具有顯著優勢。一是豐富的應用場景。鋼鐵行業涵蓋從原材料到產品出廠的多個環節,智能化技術在每個環節都可以發揮重要作用,提高企業的整體運營效率。二是有強大的數據基礎。鋼鐵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生產數據、質量數據、設備數據等,這些數據為智能化轉型提供了豐富的資源。通過對這些數據的深度挖掘和分析,企業可以更加精準地把握市場需求和客戶偏好,從而優化生產流程和產品質量。三是有成熟的自動化基礎。鋼鐵行業在自動化和信息化方面已經有了深厚的積累,ERP(企業資源計劃)、MES(制造執行)等信息化系統廣泛應用為智能化升級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四是迫切的轉型需求。智能化技術的引入為鋼鐵行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新的機遇和可能,有助于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寶武歷來重視數智化技術與產業的深度融合,一直致力于用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推動鋼鐵產業創新發展。”胡望明表示,回顧過去,寶武大力推進智慧制造,加大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在企業的推廣應用力度,不斷提升精益制造和智慧決策水平。如寶鋼股份成為全央企范圍內首家入選世界經濟論壇“燈塔工廠”的企業;寶信軟件自主研發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寶聯登”連續5年入選國家“雙跨”平臺,寶鋼股份、馬鋼股份先后獲評為國家數字領航示范企業。

圖為中國寶武寶鋼股份“黑燈工廠”
深入實施
“AI重新定義鋼鐵”戰略
“面對人工智能驅動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推進,寶武將‘人工智能重新定義鋼鐵’提升為公司戰略。”胡望明介紹,2023年起,寶武與ICT(信息通信技術)頂尖企業開展合作,按照“數實融合、同題共答”原則攻關行業難題。寶鋼股份將2024年定義為AI元年,制訂了以“AI+”為標志的新一輪數智化轉型戰略,推動鋼鐵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促進實體經濟做強做優做大,建成了100余個“AI+鋼鐵”應用場景,計劃建設1000個AI應用。寶信軟件從2023年“百模大戰”初始,便持續跟蹤AI和DeepSeek技術發展變化,打造了“寶聯登鋼鐵行業大模型”,為鋼企提供一體化、集成化的“AI+鋼鐵”解決方案。

圖為2024年10月23日,中國寶武自主研發的鋼鐵行業大模型產品——“寶聯登鋼鐵行業大模型”首發
“智能化是時代發展的要求,是鋼鐵業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發展的前沿陣地,關乎產業鏈戰略安全。寶武不僅要在‘信息化+工業化’方面保持走在行業前列,還必須加快落實‘人工智能+’行動,形成建立在特有算法和模型基礎上的寶武方案,繼續走在行業前列。”胡望明表示,今年,寶武將深入推動“AI重新定義鋼鐵”戰略實施,加快人工智能驅動的轉型升級。
寶武將堅持聚焦數實融合,推動AI大模型通用技術的應用與鋼鐵產業技術、管理流程的深度融合;進一步在數據基礎構建、鋼鐵大模型深化、智能體賦能變革、AI創新示范、智慧監督效能提升、AI原生素養培育等6個方面開展重點行動;大力培育和提高在行業大模型方面的開發能力,建設以研發人工智能賦能鋼鐵業新型工業化的共性和關鍵技術為主導的新型研發機構,打造行業領先的鋼鐵行業人工智能大模型平臺,建立基于大模型的鋼鐵工業控制新模式,促進信息化系統向互聯融通的智能化應用轉變,在高爐、轉爐等主要工序形成批量化應用;推動人工智能深度融入業務流程,發展基于人工智能的治理、制造、服務新模式;攻克、突破人形機器人技術,在鋼鐵領域形成應用示范。
“智能化是企業適應時代變革的應有舉措,決定了寶武的未來。唯有主動擁抱變革,才能在這場革命中立于不敗之地,才能談得上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胡望明最后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