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石道成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媒體見面會現場發言。 (本報記者 郭達清 攝)
本報記者 郭達清 朱曉波
3月23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在北京開幕。這是在今年兩會后舉辦的首個國家級大型國際論壇,吸引了100多位外方代表參加。會上,多家外企高管發表了對于中國投資營商環境的評論和對未來業務的展望。會后,不少外媒報道指出,這一會議傳遞出了中國經濟三大信號:發展有活力、政策有后勁、開放有決心。
趁著這輪中外媒體同步關注的熱潮,年會召開的次日,力拓集團首席執行官石道成(Jakob Stausholm)舉行了媒體見面會,就全球經濟形勢、新能源、鐵礦石等熱點話題與《中國冶金報》等媒體記者展開了深入交流。
去年各項業務
取得扎實進展
“2024年,力拓一直圍繞四大業務目標銳意進取,并且取得了良好的進展。”見面會伊始,石道成先簡要介紹了力拓去年的發展成績。
據他介紹,過去一年里,力拓一方面專注于以安全的方式生產運營,部署了力拓安全生產系統(SPS),在發展的同時也實現了高效率的降本增效;另一方面堅定地推進碳減排工作,推動實現了優異的環境、社會與治理(ESG)表現。“過去一年,力拓‘范圍1’和‘范圍2’的碳排放水平都顯著下降。力拓越來越有信心在2030年甚至更早的時間實現碳減排50%的目標,這極具經濟意義。”石道成說。
“作為立足長遠的企業,力拓正在為長期發展持續投資。”石道成表示,目前,力拓位于蒙古國的奧尤陶勒蓋(Oyu Tolgoi)銅礦正在提產,達產后該礦將成為全球第四大銅礦,2025年的產量預計較去年增長50%。與此同時,力拓目前最大的項目,即位于幾內亞的西芒杜(Simandou)高品位鐵礦石項目也正與3家中國合作伙伴一道高效率地推進。
“力拓還致力于加強社會許可認證。這對采礦業企業來說并非易事。與當地社區、原住民的密切合作對力拓的長遠發展至關重要。我認為,在這方面,力拓在2024年也取得了良好進展。”石道成說。
中國5%左右的
經濟增長目標令人鼓舞
“中國政府今年剛剛制定了5%左右的全年經濟增長目標。這一目標的設定,讓我們看到了中國政府對于經濟發展更大的信心。我相信,這將為中國乃至全世界的創新發展帶來巨大的機遇。”談及對于中國市場的發展期待,石道成表示,“中國的創新發展令我感到非常震撼。此次來華,我與一些領先的電動車企業進行了交流,能深刻地感受到這種創新發展是勢不可擋的。”
需要承認的是,全球經濟發展依舊面臨多重挑戰和嚴重的不確定性,石道成認為,這是力拓等企業“不愿意見到的事情”。“我們也深知,世界依然在發展,中國也依然在發展。實際上,中國的發展勢頭是非常強勁的。”他說,中國經歷了幾十年的非凡發展,目前已成為全球制造業的中心,力拓大部分客戶都來自中國。因此,中國對力拓來說至關重要,貢獻了力拓(超過)57%的營收。力拓也持續擴大在中國的采購份額,去年力拓在華采購額突破了42億美元。與此同時,力拓正在加強與中國在能源轉型領先技術方面的合作,致力于將前沿的創新成果帶入力拓的全球運營體系,進而提升力拓的生產效率,同時還可以提升自身可持續發展水平、增強全球業務發展韌性。2024年,力拓對華鐵礦石供應量突破40億噸。石道成表示,這一里程碑事件代表著力拓能夠為中國工業發展的巨大成就貢獻綿薄之力。對此,力拓深感自豪。“當然,這也意味著責任。這一貿易體量是巨大的。如何減少環境足跡特別是二氧化碳排放,是力拓及力拓鋼鐵行業的客戶所共同肩負的責任。因此,力拓當前的工作重點不僅在于減少自身運營業務的碳排放,更致力于協助客戶減少‘范圍3’的碳排放。力拓與中國的合作不只有鐵礦石,力拓與河鋼集團近日簽署了一項價值鏈減碳合作諒解備忘錄。我認為,中國鋼鐵行業在全球碳減排方面起著領頭羊作用,而力拓也非常希望參與其中。”石道成說。
近年來,中國持續擴大開放,出臺了很多開放政策。對此,石道成表示:“總體而言,目前中國的營商環境非常好。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開幕式上,李強總理的演講也進一步加深了與會者對這些政策的認知。中國對實現5%左右經濟增長目標的信心令人鼓舞,這一目標的實現既需要刺激內需,也要吸引外資。中國持續擴大開放有助于促進經濟增長,我相信,這也將帶動對力拓產品需求提升。”
力拓正進一步
實現業務多元化
2025年底非洲西芒杜鐵礦將投產,受到了業內廣泛關注。
石道成介紹,西芒杜項目目前進展非常順利。力拓致力于以安全的方式、按照最高的ESG標準來執行這個項目,同時項目執行速度也在加快。目前,該項目正進入最關鍵階段,雖然施工量大,但每周都在按部就班地順利推進,第一船鐵礦石將按計劃于今年底順利發貨。
據他介紹,從目前投資情況來看,鐵礦石業務占力拓業務總量的30%~40%,但從利潤來看占比會更大。與許多競爭對手相比,力拓的成本更低,所以盈利表現一直很好。與此同時,力拓正在進一步實現業務的多元化,在銅、鋁、鋰方面不斷發展,以打造更為強勁、有韌性的多元化業務布局。
他舉例表示,在2024年,全球鐵礦石的價格比2023年每噸大概降低10美元,但力拓依然獲得了更高的現金流,這正是因為力拓在鋁和銅業務上的增長比例超過了鐵礦石收入的下降比例。過去兩年,力拓集團對鋰業的布局有所加碼。對此,石道成認為,未來全球對鋰的需求還會不斷增長。
“力拓最優先關注的是,哪一種電池技術會占據主流。這個問題目前沒有明確的答案,但力拓堅信,對于任何一種電池的解決方案來說,鋰都是不可或缺的,這也是為什么力拓選擇了鋰,而非鈷或鎳的原因。”他說,“力拓也一直在尋找能以最低成本和最小環境影響的方式,大規模提取鋰的地方。因此,力拓選擇了南美洲有鹽湖的地區。收購阿卡迪姆鋰業,則是力拓進一步進入鹽湖提鋰領域的有力舉措。目前,全球的鋰年需求量大約在100萬噸,未來有可能增長至400萬~500萬噸,這意味著需要開發更多的資源。盡管當下鋰價較低,但未來的需求是確定的,力拓相信自己對市場的預測,并積極尋找解決方案。”
《中國冶金報》(2025年03月28日 02版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