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社
記者 呂林 報道
11月29日,中信集團成功舉辦第二屆“綻放杯”數字化應用大賽總決賽。本屆大賽分設“人工智能+”“數據要素×”“安全信創”三個賽道,共有134個項目參賽,應用案例覆蓋綜合金融服務、先進智造、先進材料、新消費、新型城鎮化等多個領域,經過層層選拔最終決出12個獲獎項目。其中,中信泰富特鋼《構建大型集團企業“云邊端一體化管控操全流程”信息安全新體系》、中信重工《高端工業“卡脖子”操作系統國產化研發實踐》獲得三等獎,中信泰富特鋼《Al賦能電爐煉鋼,科技煉就高端特鋼》、中信重工《協同進化:Al賦能特種機器人新紀元》、南鋼集團《南鋼智慧大監督平臺》獲得二等獎,南鋼集團《基于數據要素驅動的鋼鐵產業鏈協同智慧運營平臺》、中信重工《基于數據驅動的高端礦山裝備離散智能制造創新應用》獲得一等獎。

圖:中信集團第二屆“綻放杯”數字化應用大賽總決賽獲獎項目
近兩年來,國家出臺了《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等政策舉措,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開展“人工智能+”行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要求完善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戰略性產業發展政策和治理體系,引導新興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國家數據局等17部門聯合印發《“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推動數據要素多場景、高水平應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各類數字技術的融合創新和應用,已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一環。

圖:一等獎頒獎現場
中信集團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的決策部署,將數字化轉型作為打造世界一流科技型卓越企業集團的重要引擎,加快建設“數字中信”?!熬`放杯”大賽是中信集團“十四五”數字化發展規劃“應用綻放”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連續兩屆比賽挖掘培育了一批在不同業務領域中示范效應強、綜合效益好、發展潛力大的數字化應用,為以數字化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借鑒和引領。本次獲獎項目廣泛應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不僅為企業自身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能,還帶動所在行業轉型升級,形成外溢效應。
中信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張文武在活動中表示,要充分發揮中信業態多元、場景數據豐富優勢,以人工智能與中信五大業務板塊深度融合為主線,以場景應用為牽引,強化數據驅動,推動數字化轉型邁上新臺階。
【延伸閱讀】
●中信泰富特鋼創新智能電爐煉鋼技術,整合直流電弧爐技術、數字化和智能化系統,以及先進的工業機理模型與AI大數據技術,應用于高端特殊鋼生產,實現了安全本質化、產品高端化、生產高效化、綠色低碳化的目標。項目建成后實現產品質量損失下降46.7%,噸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10.5%,年度降本增效超億元。項目獲國家專利10項,參編標準6項,助力中信泰富特鋼成為全球特鋼行業首座“燈塔工廠”,引領特鋼行業可持續發展。
——中信泰富特鋼《Al賦能電爐煉鋼,科技煉就高端特鋼》

●南鋼集團通過打造車間級互聯、敏捷柔性生產、供應鏈金融服務等新模式,打破產業鏈數據壁壘,實現數據安全高效流通與共享,有效解決了鋼鐵產業鏈生產節奏對齊難、制造端敏捷柔性不足、協同信任成本高等痛點問題,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間高效協同,使產業鏈整體成本降低3%以上。該項目模式已在凌鋼、永鋼、四川觀池等多家企業落地,在由國家數據局等15個部委聯合主辦的2024年“數據要素×”大賽全國總決賽中榮獲工業制造賽道第二名。
——南鋼集團《基于數據要素驅動的鋼鐵產業鏈協同智慧運營平臺》

●中信重工基于數據驅動的高端礦山裝備離散智能制造創新應用,針對離散型裝備制造企業生產高度定制、過程復雜、數據多維、多源、異構等特點,依托中信重工在礦山裝備全流程工業數據的深厚積淀,打通了數據采集、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營銷服務、經營管理、運維服務的全流程數據通道,開展數據空間建設和數據應用場景建設,縮短產品研發周期15%以上,提升生產管理效率20%,核心生產數據線上化率達到95%以上,在行業內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數據要素創新應用案例。
——中信重工《基于數據驅動的高端礦山裝備離散智能制造創新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