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社
記者 趙萍 攝影報道
“面對2024年嚴峻復雜的市場環境,不銹鋼行業砥礪前行,仍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不銹鋼表現出的優異性能,使不銹鋼近年來在建筑領域的應用發展很快。”
“從全生命周期角度來講,鋼鐵是低碳的,而不銹鋼使用壽命更長,因而更低碳。”
……

圖為座談會現場
1月22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夏農、鋼協不銹鋼分會執行會長張志方、中國冶金報社副社長范鐵軍和鋼協系統有關單位相關負責人,以及來自中國石油與化學工業聯合會、中國食品包裝與機械協會、中國環保機械行業協會、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建筑鋼結構分會、中國家用電器協會、中國船舶工業協會、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國際鎳協會、國際鉬協會等不銹鋼產業鏈上下游協會有關負責人齊聚2025年不銹鋼產業鏈座談交流會,分享交流了不銹鋼產業鏈上各行業運行情況,并分析研判了不銹鋼下游市場發展潛力,共推中國不銹鋼行業高質量發展。
2024年不銹鋼行業成績可喜
會議介紹,2024年,面對鋼材價格低迷、成本居高位運行、企業壓力大、經營業績不佳等挑戰,不銹鋼行業知難而進、砥礪前行,仍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從產量來看,2024年,我國不銹鋼產量達到3944萬噸,同比增長約7.5%,充分體現了不銹鋼行業發展軔性。值得注意的是,產量的75%以上份額高度集中在頭部幾家企業中。
從結構來看,2024年,200系不銹鋼、300系不銹鋼、400系不銹鋼均有增長,但增長幅度不同。200系不銹鋼增長幅度明顯小于300系不銹鋼和400系不銹鋼,特別是400系不銹鋼產量突破性超過700萬噸。此外,雙相不銹鋼產量同比增長了4.66%,也有很大突破。這些都充分體現出我國不銹鋼在品種結構調整上取得了可喜的進步。
從進出口來看,2024年,我國不銹鋼出口量首次突破500萬噸大關,體現了我國不銹鋼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力。同時,張志方提醒到,從出口地來看,大部分是東南亞地區,表明我國不銹鋼未來出口結構調整還有較大發展空間。
從表觀消費量來看,2024年我國不銹鋼消費量同比增加了140.97萬噸達到3249.19萬噸。不銹鋼企業利潤大幅下滑。會議介紹,原來盈利較好的不銹鋼企業盡管沒有虧損,但利潤降幅較大,大部分在50%左右,有的甚至達到了70%。
從產品創新來看,2024年,不銹鋼行業在產品創新和市場開拓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如太鋼生產的寬度和卷重達世界之最的含鑭鐵鉻鋁板材全球首發、全國首個不銹鋼全樓定制綠色建筑項目竣工等。
不銹鋼發力空間仍大有可為
與會嘉賓從政策意見指導、應用領域潛力、國際市場拓展等方面分析研判了我國不銹鋼產業未來發力空間,一致認為不銹鋼產業發展潛力巨大,在推進不銹鋼產業高質量發展上仍大有可為。
從政策方面來看,有地方政府出臺了具體實施意見來推動不銹鋼產業的發展,如?《寧德市推動不銹鋼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了該地區2025年實現不銹鋼新材料產業產值達到2600億元、加工能力達到1500萬噸的目標。與會專家建議要制定具有針對性、有效性、可行性和務實性的不銹鋼產業高質量發展指導方案,注重突出問題導向、目標導向。
從應用領域來看,不銹鋼優異的性能,使得其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包括航空航天、船舶海工、建筑工程、食品包裝、家電廚具等,發展潛力和空間仍然非常大。與會專家表示,不銹鋼和鋼鐵有著本質的區別,鋼鐵消費量目前來看已經到底,但不銹鋼沒有,仍有拓展空間。還有多位與會專家指出,不銹鋼目前已經在白色家電方面呈現出替代原家電使用的銅、鋁等材料的趨勢,在商用廚具應用上也呈現逐年快速增長的趨勢。與此同時,隨著上一批化學品船淘汰加速,對不銹鋼的巨大需求量將快速體現。
從國際市場拓展來看,與會專家表示,海外市場競爭尤其注重質量,在這一點上,不銹鋼自身性能具有獨特優勢,但也存在首次使用成本高等不利競爭因素,建議不銹鋼出口在提高功能性適配上再發力,提高國際市場競爭力。
此外,有與會專家指出,下游領域如石化領域所需的催化煉化裝置等對不銹鋼材料的要求正逐步提高,這也給不銹鋼產品轉型升級提供了思路。還有與會專家建議聯合上下游建立不銹鋼材料應用中心,提高整個不銹鋼產業鏈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