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社
記者 賈林海 報道
應馨怡(倉信無損檢測設備)攝影
3月27日,由中國特鋼企業協會冶金裝備分會主辦,上海倉信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倉信)、倉信無損檢測設備蘇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倉信無損檢測設備)承辦的特鋼企業無損檢測技術及設備備件國產化交流研討會在江蘇省太倉市召開。
會議針對我國特鋼企業無損檢測技術及設備備件進口依賴度較高等問題進行了分析,圍繞無損檢測技術及設備備件國產化發展之路展開交流與探討。

會議現場
中國特鋼企業協會執行會長王文金,上海倉信、倉信無損檢測設備總經理張瑛,冶金裝備分會會長王永建先后致辭。冶金裝備分會秘書長王希民主持會議。

王文金
王文金表示,當前,部分特鋼企業在無損檢測技術及設備備件方面仍存在對進口產品依賴程度較高的問題,不僅導致企業成本居高不下,而且在設備維護、技術升級等方面面臨諸多制約,嚴重影響了企業的自主發展能力和行業的整體競爭力。在全球經濟形勢復雜多變的背景下,推進無損檢測技術及設備備件國產化替代,已成為特鋼企業實現降本增效、保障供應鏈安全、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張瑛
張瑛表示,無損檢測技術及設備備件是保障鋼材產品質量的關鍵環節,其國產化是推動行業自主可控、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重要路徑。長期以來,高端無損檢測技術及設備備件被國外壟斷,如今,一批國內企業通過持續研發創新,實現了進口替代,推動了行業整體裝備的成本優化。

王永建
王永建表示,過去我國特鋼企業無損檢測技術及設備備件較為依賴進口,讓企業吃到了苦頭,也進一步凝聚起加速推動無損檢測技術及設備備件國產化的共識。無損檢測技術及設備備件國產化,既是我國特鋼企業降本增效、保障生產連續性的迫切需求,又是提升產業自主可控能力的必經之路。

王希民主持會議
在技術交流環節,張瑛做《倉信無損檢測 專注無損檢測25年》主題報告;清華大學無損檢測中心主任、博導韓贊東副教授做《金屬管棒電磁檢測技術研究進展與應用》主題報告;鋼研納克無損檢測事業部總經理張建衛做《超聲相控陣檢測技術及在棒線材檢測中的應用》主題報告;上海倉信專家王品華做《開發國產交流漏磁探傷裝置的線路圖及成效》主題報告;興澄特鋼無損檢測專家吳朔陽做《倉信探傷設備在興澄特鋼的應用評估與技術發展》主題報告;上海知泓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馬雅紅做企業推介,副總經理鄧景珊做《核工業無損檢測技術與設備》主題報告;撫順特鋼無損檢測專家綦曉冬做《撫順特鋼無損檢測工作的發展及備件國產化替代進口工作的現狀分析》主題報告;上海倉信專家劉志琴做《無損檢測設備/備件的國產化之路》主題報告;武漢中科創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監左義鋒做《超聲無損檢測設備及國產化替代應用實踐》主題報告。

張瑛

韓贊東

張建衛

王品華

吳朔陽

馬雅紅

鄧景珊

綦曉冬

劉志琴

左義鋒
當天下午,參會代表分為3組圍繞我國特鋼企業無損檢測技術及設備備件國產化之路進行了研討。討論結束后,分組負責人進行了討論情況匯報。隨后,王永建做會議總結并部署下一步工作。
會議期間,參會代表到倉信無損檢測設備參觀。


參觀現場

參會人員合影(倉信無損檢測設備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