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李寶樂
深秋時節,我們一頭扎進內蒙古包頭稀土技術產業開發高新區(下稱稀土高新區)規模以上稀土企業,試圖從一個個“聰明”的車間、一座座智能的工廠,探尋高新“智造”的成長軌跡。
走進金力永磁(包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力永磁包頭公司)生產車間,在風電磁鋼自動生產線上,只見碼垛機器人正“熟練”地將磁鋼放入包裝盒內,偌大的成品檢測車間里,智能生產設備與機械手臂配合默契,流水線上道道工序環環相扣,難覓工人蹤影。建設智能化生產線,讓金力永磁包頭公司的風電磁鋼測試過程效率提升100%,人員只需要原來的1/3。
稀土行業的其他龍頭企業,也是稀土高新區數字化轉型的開路先鋒。包頭江馨微電機科技有限公司即將建成5條全自動化產線,屆時5條生產線年產值將達到3億元以上。包頭瑞鑫稀土金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了“云視界”智能終端和能耗在線監測平臺,實現了生產數據實時采集、能耗數字化管理,促進車間物流效率提升10%以上,每年可節約成本15%以上。
從自動化改造生產線到打造數字化工廠,稀土高新區在數字化轉型的道路上馬不停蹄。以打造智能化標桿為目標,圍繞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等六新場景,深化應用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先進適用技術,培育一批技術水平領先、應用效果顯著的智能工廠和一批具有較高生產效率、柔性制造能力的數字化車間,一批傳統稀土企業經過技術改造后,生產效率提升,由此變得更“聰明”。
“我們在推進‘產業大腦+未來工廠’建設,助力更多企業在生產、管理和流程協同上實現智能化,以打造更加‘聰明’的創新高地。”稀土高新區工信應急局負責人說。
目前,稀土高新區先后有40家稀土新材料企業完成了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建設,規模以上稀土企業數字化覆蓋率達到70%。
《中國冶金報》(2024年11月19日 04版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