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今年初以來,山鋼股份型鋼廠以問題為導向聚焦履帶鋼產品的質量提升和用戶多樣化的市場需求,極致開展對標找差和技術攻關工作,實現了履帶鋼產量、質量、效益的穩步提升,截至目前,質量異議損失同比降低95.9%,市場占有率同比提高16.6%。
自8月份以來,履帶鋼市場銷售指標一路飄紅,用戶對產品產量、質量等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滿足用戶多樣化的需求,山鋼型鋼廠針對影響產品產量、質量等方面的瓶頸環節展開攻關。目前,小型生產線履帶鋼產品子規格達60多個。針對履帶鋼在齒高、節距、板寬不變的情況下,用一套孔型軋制不同厚度履帶鋼難度較大,加上多樣化的市場訂單導致換輥頻繁影響軋制節奏等因素,該廠對小型線部分履帶鋼進行孔型共用可行性研究,通過工藝優化和反復試驗,成功實現了多個規格履帶鋼的部分孔型共用,有效減少了軋輥消耗,縮短了換輥時間,提高了班產量。9月份以來,該產線先后31次打破班產紀錄;9月份、10月份產量分別完成計劃的102%、103%,較好地滿足了市場需求。
板寬波動是困擾履帶鋼產品精度的關鍵指標,針對當前因多規格坯型停產后產線改坯型軋制帶來的板寬波動大、輥縫調整難度大等難題,該廠攻關組經過統計分析,采用“限制+延伸”交替控制板寬的思路,對軋機各道次寬展情況進行優化調整,不斷放大工藝窗口,減少坯型調整和設備精度對產品尺寸的影響,實現了各規格履帶鋼的工藝快速切換。針對近期用戶提出的特殊要求,尤其是216系列大規格三齒履帶鋼存在的問題,該廠經過10余次工藝優化攻關,有效增強了產品的結構強度。面對板形“弓腰”等質量缺陷,該廠技術人員反向思考,對軋鋼孔型以及矯直輥參數修改設計方案,運用反變形原理控制腹板“弓腰”幅度,得到了用戶高度認可。針對履帶鋼不均勻變形在軋制過程中產生的軋件側彎,以及軋制輸送中與側導衛產生摩擦形成劃傷影響產品外觀質量的現象,該廠車間創造性采用側導衛加裝導輪的模式,將軋件的滑動摩擦變為滾動摩擦,應用后徹底消除了軋件劃傷或拉絲現象,顯著改善了產品表面質量。8月—10月份,山鋼履帶鋼產品質量異議損失同比降低95.9%。
為做好生產過程中的質量管控,9月份,該廠技術人員按照履帶鋼各型號的工藝參數,設計并制作了全套檢測樣板,以確保快速便捷對試軋鋼材進行全方位檢測,同時增加各工序的專檢及抽檢頻次,開展崗位實操技能培訓等,檢測效率提高了2倍以上,努力做到不合格產品不出廠、產品交付零缺陷。目前,山鋼履帶鋼產品涵蓋了從135到317等規格系列。其中,260系列雙齒履帶鋼打破了某鋼廠獨家供貨局面,實現了超大規格履帶鋼產品序列地成功覆蓋;317系列最大規格單齒履帶鋼打破了國外大型履帶鋼產品技術封鎖,成為國內唯一供貨商。今年初以來,山鋼履帶鋼產品市場占有率同比增長14.6%,進一步鞏固了山鋼履帶鋼產品的市場龍頭地位。(張建 趙居新)
《中國冶金報》(2024年11月28日 04版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