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田云武
“換輥馬上結束,加熱爐出鋼!”
“收到,馬上出鋼!”
3月13日下午,河鋼集團承德釩鈦板帶事業部1780生產線一派繁忙景象,隨著甲班值班作業長徐良發出指令,黃澄澄的板坯在輥道上疾速駛過,一場爭分奪秒的提效攻堅戰再次打響。
“印象里這種軋輥還沒裝入軋機機架便出鋼的情況不多見,如今這一操作已是常態。提效任務必須竭盡全力去實現。”該事業部卷板作業區作業長魯劍龍堅定地說。據他介紹,在1780生產線,隨處可見提效帶來的新作業常態。
粗軋機最后一個道次開始咬鋼時,加熱爐熱態板坯便已通過除鱗機,粗軋機前輥道上會出現兩塊鋼,有種“你追我趕”的感覺,軋制節奏較快。這背后源于該事業部設備專家周少見對二級系統粗軋機軋制參數的完善。從10秒到5秒再到3秒,換來的是每小時軋制40塊鋼板的突破性紀錄。
在熱卷箱區域,出現兩卷鋼也已是該事業部一線生產新常態,即一卷鋼徐徐鋪開進入軋機,隨即另一卷鋼快速打卷準備軋制。
“精軋機換輥是制約產線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每班都會有1到2次換輥。今年初以來,精軋機換輥時間從18分鐘縮短至13分鐘,這背后的工作可沒少做。卷取機是軋線的最后一道工序,面臨著成品卷快速下線的任務。通過對5個步進梁的動作時序進行調整,每卷鋼的下線時間能節省5秒以上。”該事業部卷板作業區副作業長周景鑫介紹,他們將步進梁的動作指令由“到限位信號燈亮”改為“到安全距離信號燈亮”,實現了5個步進梁高效銜接運行,為軋機高效率軋制打下了堅實基礎。
量變催生質變。隨著今年初以來各項提產提效措施的落實,1780生產線平均軋制間隙時間創歷史最優,環比降低15.76%。產線純軋時間更長了,作業效率更高了。
“我們將珍惜機遇,迎接挑戰,創造更佳的業績!”魯劍龍說。
《中國冶金報》(2025年03月19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