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 中國鋼鐵新聞網
記者 樊三彩 報道
10月22日,生態環境部在10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正在開展打著環保幌子搞“一刀切”問題專項整治,嚴禁為完成年度工作目標任務、應付督察等,采取緊急停工、停業、停產等簡單粗暴行為和“一律關停”“先停再說”等敷衍應對做法。對于搞“一刀切”的,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堅決嚴肅問責。
生態環境部表示,生態環保工作對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引領、優化和倒逼作用。近期,生態環境部相繼出臺了以高水平保護促進新質生產力系列政策,從推動排放標準制修訂、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發揮綠色金融作用、規范廢棄設備及消費品回收利用處理、促進中部地區加快崛起等方面印發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助力經濟企穩向好。
如在環境準入方面,生態環境部優化環評審批分級管理,為符合生態環境保護要求的重大投資項目開辟綠色通道,實施即報即受理即轉評估,提高環評審批效率;統籌優化環評和排污許可分類管理,探索對部分排放量很小的污染影響類建設項目免予環評,直接納入排污許可管理。在服務保障方面,生態環境部深入開展科技幫扶,為各類市場主體提供技術咨詢和推廣服務;強化財政金融支持,將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污染治理等項目納入各級生態環境資金項目儲備庫,一視同仁給予財政資金支持。在監督執法方面,生態環境部對正面清單內的企業減少現場執法檢查次數,綜合運用新技術、新手段,以非現場方式為主開展執法檢查,對守法企業“無事不擾”;同時,持續規范涉企收費和罰款,嚴禁以生態環境保護名義向企業攤派,切實減輕企業經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