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社
記者 楊悅 報道
“2025年,家電行業的內銷和出口都面臨一定壓力,但在‘兩新’(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支撐下,家電企業對明年仍然保有信心。”1月20日,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副秘書長駱媛媛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六屆七次會員大會上表示,即便面臨內銷和出口的雙重壓力,但大部分家電企業對2025年上半年增長預期樂觀。

圖為駱媛媛(記者 顧學超 攝影)
駱媛媛介紹,2024年1月—11月份,中國家電行業累計主營業務收入達1.76萬億元,同比增長5.1%;利潤總額達1514億元,同比增長8.3%。出口市場也呈現相應增長趨勢。2024年1月—11月份,家電行業累計出口額為1027.9億美元,同比增長13.5%。預計2024年家電行業累計出口額有望突破1100億美元。“冰箱、空調、洗衣機等大家電出口額都呈現10%以上的增長,小家電增速也不錯。以出口為主的家電企業在2024年表現出最大的特點就是出口國的變化,這與上述增長息息相關。就目前而言,金磚國家、東盟國家以及北非等其他區域的國家在2024年占據的出口市場份額正在擴大。”她補充道。
“實際上,家電行業在2024年1月—7月份國內零售市場表現不佳,市場價格競爭激烈,由于‘兩新’政策在2024年7月份推出,而各地政府執行政策時間不一,大概在2024年9月份逐步落地,所以從2024年9月份開始,家電行業營業收入和經營利潤有了明顯的增長。2024年11月份,各地家電以舊換新、促進綠色家電消費的政策效果仍在持續,疊加‘雙十一’促銷的拉動作用,家電行業效益表現良好,營收利潤保持增長,單月營收同比增長5.6%、利潤同比增長18.3%。2024年9月—11月份的強勁增長直接將家電行業2024年全年的利潤表現拉回到了正增長軌道。”她繼續說道。
2024年7月2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印發《關于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干措施》的通知,統籌安排3000億元左右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1500億元用于消費品以舊換新。從家電行業來看,對個人消費者購買2級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標準的冰箱、洗衣機、電視、空調、電腦、熱水器、家用灶具、吸油煙機等8類家電產品給予以舊換新補貼。補貼標準為產品銷售價格的15%,對購買1級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標準的產品,額外再給予產品銷售價格5%的補貼。每位消費者每類產品可補貼1件,每件補貼不超過2000元。
截至目前,以舊換新補貼政策實施效果究竟如何?
駱媛媛介紹,根據商務部公布的數據,截至2025年1月8日,有3600萬人次的消費者參與到了“以舊換新”活動中,8類產品的銷量超過了5600萬臺,銷售額超過了2400億元。預計1級能效產品占比超過90%,政策在提升家電產品銷量的同時,還對家電產品結構升級起到了積極作用。
“由于各地執行政策存在差別,整體效果至2024年9月份開始明顯顯現。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9月份單月限額以上單位家電零售額同比增長20.5%,2024年10月份單月限額以上單位家電零售額同比增長39.2%,2024年11月份單月限額以上的單位家電零售額同比增長22.2%。京東、蘇寧等大型銷售渠道表現比較好。在全年的政策刺激下,2024年整個行業的零售額增速可能會在6%左右。”她展開介紹道。
1月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政策例行吹風會透露,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目前總體考慮是擴大資金規模和支持范圍、優化實施機制、放大撬動效應。享受以舊換新補貼的家電產品,由去年的8類(冰箱、洗衣機、電視、空調、電腦、熱水器、家用灶具、吸油煙機)增加到2025年的12類(新增微波爐、凈水器、洗碗機、電飯煲),單件最高可享受銷售價格20%的補貼。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等3類數碼產品(單件銷售價格不超過6000元),按產品銷售價格的15%給予補貼,每位消費者每類產品可補貼1件,每件補貼不超過500元。
2025年的家電行業國內市場激勵條件已經明確,對外出口又呈現怎樣的局面?
駱媛媛表示,2025年家電出口壓力增大將更趨明顯,原因有二。一是2024年第4季度“搶出口”帶來的基數提升,二是特朗普政府上臺之后的關稅風險。但海外通脹下降、貨幣政策壓力趨小、耐用品補庫存等因素將持續為海外需求增長帶來支撐。
“綜合來看,2025年家電內銷預計呈現前高后低走勢。出口所面臨的關稅壓力的確有,但相信家電企業能夠實施積極舉措應對挑戰。”她最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