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社兩會報道組
記者 樊三彩 報道
記者 顧學超 攝影
“作為民營制造業企業的代表,我在制造業做了44年。最近幾年,中國制造業進入了全面高質量發展階段,無論是國企還是民企都應協同發展、相互支持,為使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努力。”全國人大代表、天工國際董事局主席朱小坤表示。

圖為朱小坤
在朱小坤看來,我國制造業基礎能力相對薄弱,核心競爭力仍待提升,不僅有市場環境變化壓力,還有產品更新迭代壓力。同時,經營成本壓力也是影響我國制造業核心競爭力提升的關鍵。
“2011年12月1日,鑒于電煤價格的上漲,國家對電價上調3分/度。就拿我們生產新材料的企業來說,我們每年用5億度電,增加成本就是1500萬元。而當時的電煤價格在1200元/噸,現在電煤的價格持續下降,最低的時候僅有600元/噸,但電價并沒有隨之下調。這削弱了我國制造業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尤其是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朱小坤表示。
為此,他建議:第一,優化能源價格形成機制,提高定價透明度。推動建立科學、透明的定價機制和管理效能,確保價格能夠靈活反映市場的供需情況,同時避免人為干預和價格過度波動。第二,推進能源市場化改革,保障公平競爭。在一些地區,存在明顯的能源供應商壟斷市場的現象,缺乏選擇和談判的空間。建議確保不同供應商之間能夠提供公正、透明的價格,保障企業選擇和議價權利。第三,推動能源供應多元化,增加市場競爭。建議推動能源供應的多元化,引入更多的競爭者,從而增強市場競爭,降低能源價格,促進形成公平、透明的市場環境。第四,加大輸配電價格的下調幅度,尤其降低輸配電價格中的國家電網配網費(過路費)和政府附加費占工業用電的比例;取消尖峰時段,實現更加精細化的分時電價,增設超低谷時段電價。第五,設立專項基金,支持民營企業的能源結構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