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社
記者 劉加軍 賈林海 報道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弘揚企業家精神,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加快建設更多世界一流企業。在剛剛過去的2024年,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重要論述和考察調研中國寶武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歷次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國資國企深化改革根本目標,緊扣高質量發展主線,以“四化”(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高效化)為發展方向、“四有”(有訂單的生產、有邊際的產量、有利潤的收入、有現金的利潤)為經營原則,加快建設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的世界一流企業,取得了突出成績。
這樣一組數據是最好證明:寶武在聯合重組的基礎上,深入推進整合協同,實現“超億噸”產量規模,資產規模過萬億元,連續3年穩居《財富》世界500強榜單前50強,為全球鋼鐵企業最高排名。2024年11月7日,中國企業聯合會發布了11個行業世界一流企業評價指標體系,中國寶武進入世界一流企業方陣。2024年12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第四次“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中國寶武黨委書記、董事長胡望明作為唯一鋼鐵行業代表出席并做交流發言。
何謂“世界一流”?作為全球最大鋼鐵企業,中國寶武又憑借什么站在世界鋼鐵行業排頭?日前,《中國冶金報》記者圍繞世界一流企業建設相關話題,結合當下行業熱點,專訪了中國寶武黨委書記、董事長胡望明,請他分享了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寶武思考”。

圖為中國寶武黨委書記、董事長胡望明
在此過程中,一系列關鍵詞涌現出來,其中既有中國寶武得以站在世界鋼鐵工業排頭的個性特質,又有中國鋼鐵企業加快高質量發展、提升國際競爭力的共性因素。
【關鍵詞:世界一流】
《中國冶金報》記者:作為首批“世界一流企業”之一,中國寶武靠什么拿下這一稱號?
胡望明:首批進入世界一流企業方陣的央企都具有綜合實力領先、研發投入快速增長、研發強度持續提升等特點,并且重視擁有國際化經營、全球化配置資源,資源和產業布局具有較大優勢。這10家企業都對所處行業的發展具有較強的引領力和影響力。
中國寶武于2020年被國務院國資委納入中央企業創建世界一流示范企業名單,從那時起到2024年11月份進入世界一流企業方陣,我們為之奮斗了4年時間。4年里,中國寶武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重要論述和考察調研中國寶武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緊緊圍繞國資國企深化改革根本目標,緊扣高質量發展主線,持續深化改革創新,持續推進世界一流企業建設,開展了大量工作。

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總部
我們按照國務院國資委要求,結合自身發展戰略,全面梳理了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內在邏輯,構建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世界一流企業建設工作體系,形成了以《加快創建世界一流企業行動方案》為統領,以價值創造為核心,統籌推進創建示范、管理提升、價值創造、品牌引領“四個專項行動”的“一總四專”文件體系和推進工作機制,實現了體系的全面覆蓋、逐層傳導。
當然,進入世界一流企業方陣只是一個新起點。未來,中國寶武還要進一步提升價值創造能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提升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加快打造新動能、新優勢。
《中國冶金報》記者:2024年,中國寶武在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胡望明:過去1年里,中國寶武圍繞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目標,開展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
我們把握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堅持“四化”發展方向、“四有”經營原則,推動企業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發展。其中,“四化”重在提高可持續創新能力,“四有”重在提高價值創造能力。兩者相輔相成,構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支撐企業更好地實現核心功能。

中國寶武寶鋼股份保供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長江盾構穿越工程X80M-18米加長管,創下中俄東線全線線路管口徑最大、壁厚最厚、單重最重紀錄(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我們不斷增強戰略支撐核心功能,體系化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支撐國家重大工程材料保供;開展碳中和冶金前瞻性、顛覆性、突破性創新技術研發,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富氫碳循環氧氣高爐(HyCROF)商業示范項目獲得世界鋼協第15屆“Steelie”低碳生產卓越成就獎;勇擔產業鏈鏈長責任使命,打造產業鏈企業協同發展的全新生態。

中國寶武“HyCROF 商業示范項目”榮膺世界鋼協“Steelie”低碳生產卓越成就獎
我們不斷增強共建共享核心功能,將央地合作作為服務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重要抓手,積極推進與各地各級政府的戰略合作;高標準、高水平履行社會責任,以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建設為重要抓手,做央企履責的“排頭兵”;推動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我們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強化算賬經營,推進多視角、全方位、精益化、全員化算賬,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效益最大化;通過構建新型經營責任制,推進精益管理,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打造最佳生產經營體制;深化整合協同,打造具有寶武特色的“鋼鐵強基、‘五元’賦能、市場驅動、聚合向外”的協同范式,促進內涵式發展。
【關鍵詞:創新引領】
《中國冶金報》記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同時強調“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作為世界一流企業,中國寶武如何發揮企業科技創新主體作用?如何構建“自主引領、開放協同”的新型科技創新體系?
胡望明:2024年,中國寶武取得了一大批原創性、引領性成果,有力支撐了企業高質量發展和世界一流企業建設,成為發展鋼鐵新質生產力的有力實踐。

2024年10月23日,中國寶武自主研發的鋼鐵行業大模型產品——“寶聯登鋼鐵行業大模型”首發
首先,勇于擔當,原創技術策源地建設取得新突破。中國寶武工業在綠色低碳、工業軟件(生產制造類)兩個領域方向上入選國務院國資委中央企業原創技術策源地。這不僅是對我們的認可,還是賦予我們的責任。其次,攻堅克難,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躍上新臺階。上下聯動、協同發力,加快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形成了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再次,砥礪前行,科技創新驅動“四化”發展開創新局面。堅持以科技創新為核心驅動力,通過產品創新驅動高端化、數實融合驅動智能化、低碳冶金驅動綠色化、極致效率驅動高效化,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超前布局未來產業。最后,大膽改革,新型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展現新成效。

中國寶武馬鋼集團自主研制的設計運行時速400公里、裝車試驗速度達到453公里的高鐵車輪裝車應用于CR450動車組樣車
2024年是寶武創新文化建設年,我們實施了10個創新文化推進項目,旨在形成“想創新、敢創新、能創新、善創新”的氛圍;提煉了“學習創新,止于至善”的創新文化理念。學習是創新的前提和土壤,其中的“善”有幾層含義:一是善于創新,1984年鄧小平同志視察寶鋼時指出“掌握新技術,要善于學習,更要善于創新”,給我們埋下了善于創新的種子;二是科技向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演進過程中要尊重社會核心價值觀和人的倫理價值,這是世界一流企業應有的社會責任擔當;三是通過科技創新實現極致成本、極致效率和精益管理,錨定“老大”變“強大”;四是價值創造,通過創新為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帶來進步、造福人類社會。
我們聚焦重大任務,加強統一部署,加強科技創新激勵,推進科技創新容錯機制,為科技創新注入新動力、新活力。“自主引領、開放協同”的新型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不斷走深走實。
一是大力推進創新體系建設。中國寶武先后推出“應用基礎研究”等6個專項行動方案,不斷激發創新活力。中國寶武科協積極發揮平臺效應,聚焦價值創造,深挖關鍵工序潛力,有力支撐了各基地制造能力協同提升。
二是持續強化技術人才隊伍建設。中國寶武積極貫徹落實國務院國資委“百—萬—百萬”科技人才培養工程和中央企業人才工作會議精神,4人入選國務院國資委科技人才計劃。寶武旗下寶信軟件成功入選首批中央企業人才登高專項行動,助推“3+N”人才高地建設在中國寶武有效落地。

中國寶武太鋼“手撕鋼”創新研發團隊榮獲2024年度“央企楷模”稱號
三是全員創新活動蓬勃開展。中國寶武組織職工開展自主管理課題7000余項,基層一線創新骨干承擔攻關改善項目近3000項,實現創新方式從“個體”到“團隊”;獎勵優質獻計、成果和高價值發明專利,年內職工獲得冶金科技工人獎在內的成果獎項400余個,實現創新成果從“量多”到“質優”;建成線上“崗位創新成果庫”,推動成果轉化190余項,實現創新價值從“獨享”到“共享”;成功舉辦首屆“四化杯”青年創新創效大賽,有力激發了青年創新創效活力。
四是形成一批引領行業的創新成果。中國寶武旗下中鋼集團牽頭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寶鋼股份、太鋼集團等單位牽頭項目獲行業和省部級一等獎,在國家、行業、省(直轄市、自治區)等各層面彰顯了國資央企的科技硬實力。此外,“第二代在線激光刻痕技術產線”入選中央企業科技成果應用拓展工程首批項目、“鋅鍋電磁場智控技術與裝備”入選國務院國資委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試點項目。
《中國冶金報》記者:2025年,中國寶武將如何進一步提升科技競爭力?
胡望明:在減量調結構的發展背景下,鋼鐵企業亟須加快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這就要發揮科技創新的核心驅動作用,進一步提升科技競爭力,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為此,中國寶武將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推動先進科技更好地賦能產業發展。中國寶武將進一步深化數實融合,打造鋼鐵轉型標桿示范;充分發揮豐富場景優勢,推動人工智能深度融入制造流程、業務流程,加速產業從信息化、數字化向智能化階段演進。同時,我們將加快綠色發展,構筑未來鋼鐵競爭優勢,以“綠色”定義鋼鐵,加強綠色低碳工藝技術研發,打造低碳冶金原創技術策源地,引領行業低碳轉型發展。依托既有稟賦優勢和科技優勢,中國寶武將圍繞先進材料、數字經濟、新能源等領域持續推進產業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

2024年10月23日,中國寶武發布綠色低碳品牌BeyondECO
二是推動科技成果更好地對接市場需求。圍繞國家戰略和企業發展需求,中國寶武將統籌科技發展前沿與企業研發制造實際開展研究攻關,不斷提升需求牽引、源頭布局、資源配置和應用轉化能力,促進科技成果從產品到商品的轉化應用和價值實現。
三是推動機制建設更好地服務科技創新。中國寶武將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構建創新引領“機制高地”和“人才高地”;加大科技創新激勵政策供給力度,完善科技獎勵、收入分配、成果賦權等激勵制度;優化人才發展機制,加強高水平科技人才隊伍建設。
【關鍵詞:整合協同】
《中國冶金報》記者:近年來,依托兼并重組,中國寶武成長迅速,尤其是在專業化整合方面取得了諸多成果。2025年,中國寶武將如何進一步推進專業化整合?
胡望明:深化專業化整合是中國寶武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必然要求。聯合重組后如果不整合、不融合、不能發揮協同效應,那還不如不聯合、不重組。
這幾年,我們在推進專業化整合的過程中,堅持“鋼鐵強基、‘五元’賦能、市場驅動、聚合向外”方針,遵循了頂層設計與基層實踐、統籌管理與互利自愿、全局利益與局部利益、長遠發展與當期目標“四結合”的原則。2024年,集團公司按照“整體策劃、重點突破、快贏先行、動態優化”的思路,全面優化整合協同工作模式,根據既定目標和任務全面推進46個整合項目和15個公司級協同項目,協同效益持續釋放。
實踐證明,中國寶武聯合重組后的專業化整合方向是正確的,寶武企業整合融合管理模式獲得國務院國資委管理標桿創建行動含金量最高的標桿模式。可以說,整合融合已成為寶武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今來看,全面深化專業化整合既是中國寶武應對當前形勢的關鍵舉措,也是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2025年,中國寶武將繼續按照戰略規劃確定的“一基五元”產業布局,堅持“三個有利于”原則,即有利于鋼鐵主業競爭力的提升、有利于多元業務的產業化市場化發展、有利于寶武整體利益最大化,通過“五個一批”思路,即回歸一批、整合一批、托管一批、出售一批、關停一批,推進整合融合,實現“1+1>2”的聯合效應。
在推進專業化整合的過程中,要聚焦主責主業,突出鋼鐵主業核心競爭力提升,明確各產業在寶武發展戰略中的定位和作用。鋼鐵制造業發揮“頂梁柱”作用、綠色資源業發揮“壓艙石”作用、先進材料業發揮“新引擎”作用、智慧服務業發揮“加速器”作用、產業不動產和產業金融業發揮“助推器”作用。“一基五元”各司其職、協同發展。
【關鍵詞:做強做優做大】
《中國冶金報》記者:中國寶武將如何打好“十四五”收官戰?
胡望明: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也是中國寶武發展史上尤為關鍵的一年。我們將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把做強放在第一位,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三化”原則,通過創新做強、創效做優、創業做大“三創”路徑,實現高質量發展,將寶武建設成為“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的世界一流企業,成為黨和國家可依賴的“大國重器”。
“三化”原則中的市場化強調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要真正按市場化機制運營,正確處理好企業政治責任、社會責任和經濟責任的關系;要遵循市場規律和企業發展規律,以市場化原則指導企業的經營活動,切實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
法治化即合規經營,也是大型企業集團的核心競爭力。要求我們遵循國際通行的商業規則,建設治理完善、經營合規、管理規范、守法誠信的法治央企。要完善法治合規體系、提升法律風險防范能力,堅持守正創新、價值創造,為企業改革發展提供堅強的法治保障。
國際化經營是建成世界一流企業的必經之路。要圍繞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戰略全局,高水平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順應行業發展趨勢,遵循比較優勢原則,整合全球資源要素,參與全球產業分工,構建海外產業體系,鍛造國際化經營能力;加強國際化治理體系建設,增強國際化風險防控能力,在國際化發展過程中提高全球資源配置水平。
“三創”路徑中的“創新做強”要求我們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加強應用基礎研究,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強化原創引領性技術供給。要不斷加強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以科技創新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要強化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積極融入國家創新體系,協同鍛造成為可靠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更好地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職責。

2024年11月21日,寶武特冶自主研發的中國首個國產化殷瓦鋼制備的LNG船液貨艙殷瓦構件順利通過鑒定
“創效做優”要求我們堅持效率優先原則,以價值創造為關鍵核心,以示范創建為有效途徑,以管理提升為必要舉措,以品牌引領為綜合體現,協同構建與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相匹配的價值創造體系,不斷提升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全要素的價值創造能力,將央企資本、資源和人才優勢切實轉化為效率優勢,以高效率創造高效益。
“創業做大”要求我們始終保持“創業者”精氣神和干勁,摒棄傳統粗放式發展模式,堅定不移推動鋼鐵產業轉型升級,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未來產業,積極開展國際化布局,通過產業升級與布局優化實現做大。
展望新的一年,中國寶武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老大”變“強大”的殷殷囑托,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歷次全會精神,繼續做好“改革發展”這篇大文章,不斷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以進入世界一流企業方陣為新的起點,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奮發有為,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