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報社
記者 趙萍 報道
1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情況。
會議介紹,2024年,我國全面實施節能降碳行動,工業發展的生態底色越來越鮮亮,主要表現為“四增三降”。其中,“三降”是指鋼鐵等重點行業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持續下降,工業領域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持續下降,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持續下降。
近年來,我國鋼鐵行業綠色發展步伐加快,在環保績效提升、產能調控與結構優化、節能降碳與技術創新、廢鋼鐵回收利用、政策推動與機制完善等方面多措發力,取得了顯著成效:2024年,重點統計企業噸鋼綜合能耗為549.68千克標煤/噸,同比下降0.61%;噸鋼可比能耗為480.96千克標煤/噸,同比下降1.75%;噸鋼取水量為2.33立方米/噸,同比下降0.81%;排水量同比下降10.39%,廢水中化學需氧量、氨氮、揮發酚、總氰化物、懸浮物、石油類污染物排放量同比分別下降16.91%、19.52%、5.49%、10.25%、7.64%、33.12%;廢氣中二氧化硫、顆粒物、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分別下降12.23%、9.84%、10.22%。截至2024年底,全國共有171家鋼鐵企業(包括1家球團企業),完成或部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和評估監測,共涉及粗鋼產能約為7.21億噸(完成全過程超低排放改造的粗鋼產能約為5.53億噸,完成部分超低排放改造的粗鋼產能約為1.68億噸);鋼鐵全產業鏈EPD(環境產品聲明)平臺注冊單位超過6100家,發布EPD報告210份、PCR(產品種類規則)14份,下載5.1萬余次
據近日召開的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六屆七次會員大會透露,下一步,鋼鐵行業將按照2025年底前重點區域鋼企超低排放改造基本完成、全國力爭80%以上產能完成改造的目標要求,高標準推進超低排放改造,加快先進成熟技術推廣,繼續開展鋼鐵極致能效工程能效標桿三年行動,持續完善鋼鐵全產業鏈EPD平臺建設,完善低碳排放鋼評價標準,并跟進鋼鐵行業納入碳市場相關政策標準研究工作。
